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一年生甘草药材产量与甘草酸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及其遗传相关性分析

魏胜利  王文全  刘长利  王继永  张瑞锋  孙敏宾  
【摘要】:目的:估算甘草药材产量和甘草酸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及其与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指标的遗传相关关系,为优质甘草培育技术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布置多点种源试验,采用HPLC测定甘草酸含量,采用经典遗传学的方法估算广义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系数。结果与结论:甘草酸含量受产地环境和自身遗传双重因素的影响,但产地环境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单试验点广义遗传力(h2)估算结果表明,药材产量(W下)和甘草酸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63 2,0.751 1,受中等偏上遗传控制,具有一定的遗传改良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表型上还是遗传上,株高和地径与药材产量(W下)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这暗示株高和地茎可作为评估甘草药材产量的地上指标;甘草酸含量与侧根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株高、地径、芦头直径(D芦头)、总生物量(W总)以及地下部分生物量(W下)等指标在遗传上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这暗示在甘草遗传改良中,高产和高含量难以兼顾,在制定遗传改良方案时,要根据具体改良目标权衡考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吴晓玲;杨小萍;;不同处理对甘草生长特性及甘草酸含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2 魏胜利;王文全;王继永;刘长利;刘凤波;孙敏宾;张瑞锋;;一年生甘草生长特性、甘草酸含量的地理变异及其生态学机制的初步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彭励;张琪;胡正海;;宁夏乌拉尔甘草营养器官中甘草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9期
4 曹君迈;赵海燕;韩凤兰;;不同激素处理对乌拉尔甘草愈伤组织中甘草酸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年09期
5 张浩;杨世海;;甘草种衣剂对甘草生长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J];人参研究;2014年03期
6 李明;张清云;蒋齐;王英华;王坤;;氮磷钾互作效应对甘草酸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7 王礼强;杨瑞;袁伯川;刘春生;刘颖;;甘草不同功能基因拷贝数多态性组合类型与叶片形态及甘草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15年04期
8 杨秀红;李建民;董学会;段留生;李召虎;;外源甘草酸对NaCl胁迫条件下甘草幼苗生长、根部甘草酸含量以及几种与盐胁迫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年03期
9 王艳霞;杨茗媛;刘南南;;甘草愈伤组织培养及甘草酸含量测定[J];绿色科技;2016年04期
10 赵永华;肖思恩;张丽萍;李国强;;栽培胀果甘草产量和甘草酸形成动态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年04期
11 刘美杰;;影响甘草质量的因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12 杜茜;沈海亮;;甘草产量和质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J];中药材;2006年01期
13 张志梅;李召虎;李光甫;赵润怀;董学会;;不同来源乌拉尔甘草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J];中国现代中药;2009年05期
14 项妤;刘春生;刘勇;刘颖;李妍芃;;短时外源甘草酸刺激下的甘草次生代谢产物影响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07期
15 牛小宇;刘春生;崔浩然;;栽培甘草群体中不同单株甘草酸的含量差异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9期
16 江苏省中籼稻新品种选育协作组;籼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 Ⅰ.广义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1983年07期
17 王传堂;张建成;唐月异;王秀贞;吴琪;王志伟;于树涛;李滨;李平涛;;大、小花生生仁和烤仁感官品质特性的广义遗传力估算[J];山东农业科学;201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苑可武;周成明;凌海燕;白芳;徐文豪;李刚;;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根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魏胜利;王文全;王继永;;不同甘草地理种群甘草酸含量的地理变异及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3 刘立军;卞玉玫;钟仕强;;影响中药材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子是生态气候因子[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魏胜利;王文全;刘春生;宫麟;姜梅;;乌拉尔甘草变异类型及其药材产量和质量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贾晓光;倪慧;波拉提·马卡比力;文浩;王国福;白源旭;田国强;马兆礼;徐建民;;HPLC法测定种植乌拉甘草中甘草酸含量[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唐志;王冬梅;韦忠福;陈元生;杨得坡;程轩轩;蒋林;;不同肥料对岩黄连药材产量和脱氢卡维汀含量的影响[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鲁歧;富力;赵淑春;王海岩;;栽培甘草酸类成分及多用途开发研究[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刊[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项妤;基于髙甘草酸含量模型的甘草次生代谢产物相互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李刚;甘草酸ELISA法建立及栽培甘草产量与品质调控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魏胜利;乌拉尔甘草地理变异与种源选择[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王继永;乌拉尔甘草栽培营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赵莉;产地及栽培条件对甘草多糖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2 乔晶;基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的分子标记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李辉;马铃薯高世代无性系矿质元素的稳定性及广义遗传力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4 李妍芃;基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刘苏红;氮磷肥施用及剪秧对甘草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6 金燕清;氮磷钾配施对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范铭;不同年限甘草生长动态与产量品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于萌;富利亚和窄刀薯杂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潇;富利亚和窄刀薯杂种产量和加工性状及矿质元素含量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10 代少山;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与药材质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1 呙未;甘草SQS1基因多态性及其对产物积累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2 林春新;水因子对东北铁线莲药材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13 牛敏;连作对丹参光合作用及药材产量、品质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14 安金翠;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15 刘兰兰;种苗大小与移栽密度对党参产出性能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
16 臧艺玫;甘草NCED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及β-AS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