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胡黄连的苯乙醇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 :对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根的苯乙醇糖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通过1H ,13 C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6个苯乙醇糖苷类化合物 :2 (3,4 二羟基苯基 )乙基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1) ,2 (3 羟基 4 甲氧基苯基 )乙基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2 ) ,scrosideB (3) ,hemiphrosideA (4) ,plantainosideD (5 ) ,scrosideA (6 )。结论
|
|
|
|
1 |
徐连城;王素清;;易混的常用中药鉴别与应用(11)[J];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08期 |
2 |
吉文亮;胡黄连的化学及药理研究概况[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3 |
钱士辉,濮社班;中药胡黄连的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7年02期 |
4 |
吉文亮,张朝晖;胡黄连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8年01期 |
5 |
王菁,张朝晖,戴永健,吴如金;HPLC测定胡黄连中胡黄连甙-Ⅱ的含量[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6 |
张朝晖,戴永健,王瑾,王菁,吴如金;RP-HPLC法测定胡黄连药材中胡黄连甙-Ⅱ的含量[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7 |
范志勇;中国药用濒危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及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年11期 |
8 |
刘洁,刘保林,张建强,张宁;西藏胡黄连保肝利胆作用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2年06期 |
9 |
宋丽明;正仓院中黑黄连的基原[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年02期 |
10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从西藏胡黄连中提取得到一种新苷类成分并进行了结构确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