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探讨麦考酚酸酯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彭婕  葛卫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雅卿,王文铃,段中平,王卫平;比较高压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家兔血浆中苯妥英钠的含量[J];药学学报;1982年10期
2 奚念朱;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动力学原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2年01期
3 Tognoni G ,Erlichman C ,王文杰;药物动力学与临床的相关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2年05期
4 赵香兰,陈小君,喻丽华,崔景华,何友兼,关令娴,徐光川,肖建初,龙启才,曾袿雄,陆小军,潘启超;静滴甲氨蝶呤/CF解救疗法中几种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的比较[J];癌症;1983年02期
5 张秀国,吴德政;高剂量氨甲喋呤的临床药代动力学[J];药学学报;1983年11期
6 许助民;;中国药学会 全国第一次临床药学专题讨论会概况[J];医学研究杂志;1983年10期
7 喻俪华,关令娴,何友兼,崔景华,徐光川,周中梅,刘茂珍,苏义顺,张奇威,管忠震,陈小君,龙启才,潘启超,赵香兰,曾挂雄;应用HD-MTX-CFR疗法并作血药浓度监测治疗14例成骨肉瘤的临床观察[J];癌症;1984年01期
8 喻俪华,关令娴,何友兼,崔景华,徐光川,周中梅,刘茂珍,苏义顺,张奇威,管忠震,陈小君,龙启才,潘启超,赵香兰,曾桂雄;应用血药浓度监测下的HD-MTX-CFR疗法治疗10例晚期难治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临床观察[J];癌症;1984年02期
9 徐传福,张昭,王治邦,杨红敏,李国元;口服地戈辛片剂药物动力学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4年02期
10 张志萍,陈新,李明风;六例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的血药浓度监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亭;刁尧;于舰;;二阶导数紫外光谱法测定华法林[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黄熙;陈可冀;任平;马晓昌;;方剂治疗药物监测:理论与方法学初探[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陆丛笑;孙永旭;;四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分析[A];全国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余琛;;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脱甘氨酸米多君(ST-1059)含量[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王宏东;;氯氮平治疗原发性震颤的临床和血药浓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杨泽民;陈吉生;黎月玲;;新时期医院药学工作的思考[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史文秀;;中药临床药学在综合性医院的实践[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秀贺;;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欧阳华;刘弋戈;;浅谈医院药学服务在三级甲等医院的开展[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汤力;曹雪莹;陈香美;涂晓文;刘旭利;;来氟米特与麦考酚酸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对照观察[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军;影响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及在儿科的临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2 孙军;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3 唐薇;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在小儿急性淋巴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三种制剂中氨苄西林生物利用度比较[D];昆明医学院;2003年
4 陈淇芳;丙戊酸RP-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及治疗药物监测[D];青岛大学;2003年
5 连燕舒;吗啡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及吗啡红细胞载体性能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6 王彬;器官移植常用免疫抑制剂临床监测方法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孙安修;加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8 刘爱明;兔眼玻璃体腔植入环孢素A释药系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林宇星;环孢素的肝毒性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10 徐霞;治疗药物监测药历管理软件的研制及应用[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洁 刘惠兰 译;肾病综合征治疗新进展[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年
2 纪京林;警惕地高辛中毒[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记者 田晓青;单一对映体药物挑战传统手性药物[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4 ;内源性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在血药浓度监测中的意义[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监测血药浓度须因人而异[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知陶;麦考酚酸酯 有效治疗狼疮性肾炎[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东吴证券研究所 王光清;海正药业 多年“心血”终有成就[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吴一福;心脏移植术后首选“三联疗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无限风光在眼前[N];医药导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