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多糖对小鼠的抗生育作用
【摘要】:正 前已报道黑木耳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促进核酸、蛋白质生物合成和免疫功能,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细胞保护作用等,本文报道其抗生育作用。
|
|
|
|
1 |
周慧萍,殷霞,高红霞,王淑如,陈琼华;银耳多糖和黑木耳多糖的抗肝炎和抗突变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2 |
薛惟建,鞠彪,王淑如,陈琼华;银耳多糖和木耳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防治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3 |
夏尔宁,陈琼华;黑木耳多糖的生物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4 |
周慧萍,陈琼华,王淑如;黑木耳多糖和银耳多糖的抗衰老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
5 |
申建和,陈琼华;木耳多糖、银耳多糖和银耳孢子多糖的降血脂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
6 |
申建和,陈琼华;木耳多糖、银耳多糖和银耳孢子多糖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
|
|
|
|
1 |
王树;银白木耳对大鼠凝血作用的影响[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2 |
郭景仙!100053北京;中药多糖类成分抗衰老作用的现代研究与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
3 |
于敏,沈业寿;蜜环菌菌索多糖对小鼠血糖及急性毒性作用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2年01期 |
4 |
王莉,李松林,王涛;降血糖植物多糖和糖甙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0年09期 |
5 |
单俊杰,邓军娥,田庚元,赵春芝;天然多糖降血糖活性及机理初步探讨[J];中药材;2002年02期 |
6 |
熊子仙;木耳属植物资源的保健功效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年05期 |
7 |
胡祖光,李庚华,叶珊;中草药致突变及抗突变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年01期 |
8 |
谢明智;中药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4期 |
9 |
孟申,张之南;中药有效成分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年05期 |
10 |
李良鸣,杨则宜;促进糖原合成的非膳食补剂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
|
|
|
|
1 |
陈建伟;严松柏;蒋亚平;;我国药用菌多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现状[A];中国菌物学会首届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2 |
李维林;亢海芸;傅晖;夏冰;;糖尿病治疗中常用的中草药[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
|
|
|
|
1 |
郑光,周志俊,戴旭峰,孙运光,郑捷,唐颖,孙毅;小鼠子宫增重试验检测六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拟雌激素样活性[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4期 |
2 |
张晖,詹金彪;蓖麻毒素A链细胞内转运机制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2年03期 |
3 |
米芳芳;雌激素生物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研究;2002年02期 |
4 |
马明福,蔡敏,李练兵,曾维三,李新生;昆明山海棠对人精子染色体的诱变作用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0年02期 |
5 |
杨文秀,李晓英,金焕荣,李晏真,李文学;苯乙烯对生殖内分泌和动情周期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1995年06期 |
6 |
罗嘉惠,柳卫莉;蓖麻资源在能源、环境、医药和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7年01期 |
7 |
罗嘉惠;蓖麻毒素的研究与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9年02期 |
8 |
方琳丽,王鲁华,奚宝珊;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年05期 |
9 |
许文林,王雅琼,鲁萍;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回收和精制[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
10 |
杨宗梅;蓖麻油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临床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06期 |
|
|
|
|
|
1 |
薛惟建,王淑如,陈琼华;银耳多糖、银耳孢子多糖及黑木耳多糖的抗溃疡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2 |
陈依军;夏尔宁;王淑如;陈琼华;;黑木耳、银耳及银耳孢子多糖延缓衰老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89年02期 |
3 |
夏尔宁,陈琼华;银耳子实体多糖的分离、分析及生物活性[J];菌物学报;1988年03期 |
4 |
申建和,陈琼华;木耳多糖、银耳多糖和银耳孢子多糖的降血脂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
5 |
薛惟建,鞠彪,王淑如,陈琼华;银耳孢子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防治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
6 |
周慧萍,殷霞,高红霞,王淑如,陈琼华;银耳多糖和黑木耳多糖的抗肝炎和抗突变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7 |
曲淑岩,姜秀莲,赵学慧,潘德宝,王欣荣,陈颖莉,潘光,毋英杰;瑞香素抗血栓作用[J];药学学报;1986年07期 |
|
|
|
|
|
1 |
黄泽兴;何淑琼;吴采桑;潘明继;陈莲舫;李永辉;林漱珠;黄惠醒;沈亚英;;麦麸多糖的提取及其抗肿瘤试验[J];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4期 |
2 |
倪关林,钱前;银耳多糖的研究——Ⅰ.银耳深层培养[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1年06期 |
3 |
Dale E Hammetschmidt
,林尚清;四川型紫癜[J];重庆医学;1981年01期 |
4 |
叶淳渠,方积年;竹黄多糖SB-Ⅰ及SB-Ⅱ的组成研究——Ⅰ.竹黄多糖SB-Ⅰ及SB-Ⅱ的检定及克分子比测定[J];药学学报;1981年07期 |
5 |
孙海明;苦粉孢牛肝菌中的多糖体抗肿瘤和细菌毒素活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1年02期 |
6 |
郑义信;;银耳芽孢糖浆简介[J];福建中医药;1981年01期 |
7 |
黄虹,俞曼雷,翟世康,沈美玲,宋纯清;红花多糖的免疫活性作用[J];现代免疫学;1982年06期 |
8 |
林志彬,孙曼琴,焦柯;银耳孢子多糖对血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1期 |
9 |
陈瑞琪;何士勤;施仲贤;刘佩芹;郑民实;徐银姿;汪泱;刘铭勲;;紫草多糖在组织培养管内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
10 |
郑德中,刘挺,张之荫;杂色云芝的研究 Ⅲ.云芝深层培养过程中菌丝重量与多糖产量间关系的探讨[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