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摘要】:目的:了解房颤(AF)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药物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AF合并ACS的药物抗栓治疗方案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AF合并ACS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支架类型、再梗死风险、脑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均决定了抗栓治疗策略的选择。现有指南一般推荐A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初期使用三联抗栓治疗,但可能会引起出血并发症的增多,从而引起病死率升高;三联抗栓治疗相比双联抗栓治疗在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方面并无优势,在充分权衡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再梗风险和支架类型为药物洗脱支架等风险后,可适时转为双联抗栓策略至12个月。双联抗栓治疗的最佳选择为华法林+氯吡格雷,12个月后改为单用华法林抗凝预防AF和脑卒中的发生。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预防非瓣膜性AF患者脑卒中或栓塞事件中的疗效均不劣于华法林,且安全性更高,但其在双联抗栓和三联抗栓方案中的应用并没有减少患者出血风险的作用。AF患者PCI围术期的抗栓暂推荐术后不间断维生素K拮抗药的治疗策略。
|
|
|
|
1 |
朱明军;;房颤抗凝治疗和管理[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2 |
胡大一;孙艺红;;贯彻循证医学原则,规范心血管疾病的抗栓治疗[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
3 |
孙艺红;;心血管疾病抗栓治疗的概况和展望[A];第6届中国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6年 |
4 |
李芝峰;;PCI辅助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
5 |
毛威;;ACS抗栓治疗新视点及反思[A];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
6 |
孟燕;田红燕;;PAD抗栓治疗新选择[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庆论文集[C];2011年 |
7 |
刘小慧;;心力衰竭抗栓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
8 |
席宇飞;李晓宇;石卫峰;徐勤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栓治疗后致消化道出血[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
9 |
张靖;陈鹏;赵炎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抗栓疗法比较[A];2006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
10 |
陈鹏;张靖;赵炎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抗栓疗法比较[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