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模式为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也伴随着土地制度和政策不完善引致的土地资源配置扭曲,不同用地单位之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不同用地单位之间的土地资源错配致使总体经济效率损失巨大。调研组通过实地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了四大产业不同类型的607个样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理论,构建土地资源配置及经济效率损失测度模型,测算不同类型企业的土地资源要素错配程度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测算结果显示,环保、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的相对扭曲系数都大于1,光电子信息产业系数小于1;土地资源错配造成光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上经济效率损失达10.2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达13.82%,生物产业和环保节能产业都超过了20%。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对企业总体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同类型企业的土地资源要素配置的相对扭曲系数不同,即土地资源的错配程度不同;从用地规模大小角度分析,同类型企业用地规模大的土地资源要素的相对扭曲系数要明显高于用地规模小的企业,用地规模越大土地资源错配程度越严重;从土地资源错配造成企业经济效率损失测算结果来看,土地资源要素投入相对扭曲系数越大的企业,土地资源错配导致总体经济效率损失越大;在各类型企业的技术和规模效率不变的条件下,不增加资源要素投入,通过纠正企业的土地资源错配,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
|
|
|
|
1 |
张旺锋,武翠芳,熊永兰;甘肃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探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S2期 |
2 |
程建华;如何利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J];北京房地产;2004年04期 |
3 |
宋敏;宋杰;高明;王静;;浅谈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8期 |
4 |
车艳玲;;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相关探讨[J];吉林农业;2013年02期 |
5 |
李永昌,蒋蔚然,李世光,钱家骁,任希堂,何同宾,杨延藩;山东省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J];自然资源;1986年02期 |
6 |
朱博勤,张渊智;土地资源单要素计算机解译模式化研究[J];环境遥感;1996年02期 |
7 |
杨秀敏,葛京凤;河北省待开发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前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年05期 |
8 |
罗微,雍国玮;土地资源系统信息论研究[J];国土经济;1998年02期 |
9 |
罗微,雍国玮;土地资源需要实行可控利用[J];国土经济;1998年03期 |
10 |
邓砺志,李峻;盘活土地资源的几点思考[J];老区建设;1999年04期 |
11 |
钟毅,汤圣堡;土地资源消耗方式的转变与创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年04期 |
12 |
郑超;广东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初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3 |
罗微,谢德体,雍国玮;土地资源可控利用理论初探[J];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01期 |
14 |
高丹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J];吉林农业;2014年04期 |
15 |
王贵成;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5期 |
16 |
刘冰,王丽梅,井跃博;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
17 |
王秋良;珍惜、爱护、保护土地资源[J];浦东开发;2000年02期 |
18 |
傅桦;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研究——Ⅲ.低山丘陵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9 |
张殿发,李凤全;吉林省土地资源的障碍因素及防治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年03期 |
20 |
罗微;谢德体;;土地资源可控利用理论应用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