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干旱指标在云南大旱年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摘要】:基于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候数据及土壤湿度资料,用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法,针对云南多种气候类型下包含秋-冬-春连旱的一个大旱年,比较分析气候干湿指数(I)、相对湿润度(M)、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5个干旱指标在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个干旱指标对0-20cm土层相对湿度(SM)时空变化的解释能力排序为:IMCiPaSPI,其中前3种指数的解释度分别为89.66%、85.47%和82.59%;Pa和SPI主要反映降水波动变化,难以准确表达旱涝气候和农业干湿变化;Ci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过于敏感,不太适用于部分天气气候下的农业干旱监测/评估。I、M辨识干湿变化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对农业旱涝监测评估的适用性优于其它3个指标,但在较长持续重旱期敏感性欠佳,可结合使用低于某临界值的持续时间长度来表达干旱强度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