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根东;;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2 |
胡新文;;改革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
3 |
陈金芳;;试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主要特征[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4 |
王玉明;邵秀英;;21世纪地方高师院校地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
5 |
王玲;西宝;;房地产专业大众化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
6 |
闫博;;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
7 |
郑万友;栾凤艳;;高职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
8 |
徐国凯;陈明华;宋鹏;;试谈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
9 |
宋弘;傅成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10 |
吴绪平;王述菊;;新世纪针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