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占安;中华民族的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01期 |
2 |
陆仁权,李军;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J];科学社会主义;2001年06期 |
3 |
张万寿;充分认识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
4 |
陈耀彬;实践“三个代表”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J];探索与求是;2001年11期 |
5 |
姜映梅;学习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 繁荣发展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J];江苏高教;2002年05期 |
6 |
纪宝成;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
7 |
郭献进;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
8 |
花亚纯;加强理论创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
9 |
邓凯;学习贯彻江总书记讲话精神 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J];新长征;2002年07期 |
10 |
;重要的讲话 巨大的鼓舞[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2年06期 |
11 |
江泽民;在与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J];人口研究;2003年03期 |
12 |
余显礼;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3 |
司;教育部实施“高等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
14 |
陈仁和;试论哲学社会科学职责的哲学内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年Z1期 |
15 |
刘灿;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大力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
16 |
郑晓幸;落实中央精神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
17 |
刘益飞;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立身之本[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
18 |
晏友琼;突出重点 抓好落实 全面推进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J];学术探索;2004年05期 |
19 |
徐放鸣,安宇,周棉,刘广登,吴汉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全面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笔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
20 |
雍际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社会文明进步[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