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诊疗与生存状况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诊疗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梧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重度ARDS新生儿患者80例,分析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气、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胸片、心脏彩超、头部B超/CT等数据,比较死亡率和存活率两组患儿的数据的差异。结果 8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治愈率为66.25%,死亡率为33.75%,单个脏器受损的比例最高35.00%,肺出血与颅内出血的比例相当分别为15.00%、12.50%,胸片结果显示,肺部毛玻璃状或者斑状阴影的患儿比例为41.25%,支气管充气征患儿比例30.00%,心影消失和白肺的比例为28.75%,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比例为80.00%;患儿发病的时间在出生后0~6 h分布比例占82.50%,时间最长的患儿为出生后18 h发病,将所有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两组患儿的pH、PaC O2以及剩余碱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患儿PaO 2与PaO 2/FiO 2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存活组患儿的吸入氧浓度FiO 2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呼吸机模式从SIMV模式更换为HFOV模式的比例为7.55%,显著的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SIMV模式中初定参数中FiO 2显著低于死亡组,观察组患儿PIP值显著的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患儿的PEEP值与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病死率极高,尚无统一诊疗的标准,但是治疗的过程主要以呼吸机为基础,治疗前与呼吸机初定值的FiO 2均对患儿的预后的判断有价值。
|
|
|
|
1 |
李世红;6例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治体会[J];儿科药学杂志;2003年04期 |
2 |
黄小红,李军;新生儿先天性左膈肌缺损1例[J];现代临床医学;2005年02期 |
3 |
于勇;;新生儿科感染管理与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年06期 |
4 |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1987年01期 |
5 |
;新生儿科研研讨会预告通知[J];新生儿科杂志;1988年06期 |
6 |
秦振庭;;如何踏步新生儿学科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1991年02期 |
7 |
;全国围产新生儿协作队伍学科及成果[J];新生儿科杂志;1995年05期 |
8 |
张冠南,冉琴;院内死亡新生儿74例临床分析[J];成都医药;1996年01期 |
9 |
张存贵,李晓军,吕刚,邬俊峰;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致胃穿孔一例[J];包头医学;1997年03期 |
10 |
吴惠兰;汪建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23期 |
11 |
易海英;张丙宏;张海燕;严彩霞;;住院不足24小时出院新生儿的现状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年06期 |
12 |
梁坚;新生儿死亡136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0年05期 |
13 |
陈咏涛,吴清,郭晓玲;新生儿系列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00年09期 |
14 |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0年03期 |
15 |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0年05期 |
16 |
王多德,陈建丽,王鸿娟,仝铁;101例新生儿死因及尸检相关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01年01期 |
17 |
曹蓓,吴虹;111例住院死亡新生儿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1年02期 |
18 |
许嘉玲,高璇璇,王素香;新生儿休克的临床分析及影响预后的因素[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年02期 |
19 |
胡登利;;新生儿现代救治体系[J];现代医院;2001年01期 |
20 |
李正凡;施灸不当致新生儿灼伤并感染37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S1期 |
|
|
|
|
|
1 |
刘万红;王健怡;李敏;庄晓岚;杜洪蓉;;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及急诊处理[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
2 |
陈安;陈理华;杜靖;吴苔;郑季彦;潘佳容;余颖芳;;512例腹胀新生儿临床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
3 |
杨江帆;许月珍;刘霞;崔蒙;吴展;杨戎威;李萍;李炜;何缦;沈洁芳;李英龙;;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与干预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
4 |
谢绛凝;;机械通气新生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防治[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5 |
马琳;;新生儿出血性斑疹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6 |
张新钢;杨一晖;张建丽;张永波;寇翠萍;毛爱月;许会卿;;新生儿声音嘶哑的病因学分析[A];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
7 |
李利红;;新生儿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监测[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
8 |
文琼仙;;新生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
9 |
孙柏平;俞建根;马良龙;朱雄凯;;新生儿胃穿孔并膈疝1例[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外科学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
10 |
王利;;新生儿科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策略[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