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诊疗与生存状况研究

封成芳  陈宏琼  许全珍  赵季欣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诊疗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梧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重度ARDS新生儿患者80例,分析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气、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胸片、心脏彩超、头部B超/CT等数据,比较死亡率和存活率两组患儿的数据的差异。结果 8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治愈率为66.25%,死亡率为33.75%,单个脏器受损的比例最高35.00%,肺出血与颅内出血的比例相当分别为15.00%、12.50%,胸片结果显示,肺部毛玻璃状或者斑状阴影的患儿比例为41.25%,支气管充气征患儿比例30.00%,心影消失和白肺的比例为28.75%,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比例为80.00%;患儿发病的时间在出生后0~6 h分布比例占82.50%,时间最长的患儿为出生后18 h发病,将所有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两组患儿的pH、PaC O2以及剩余碱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患儿PaO 2与PaO 2/FiO 2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存活组患儿的吸入氧浓度FiO 2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呼吸机模式从SIMV模式更换为HFOV模式的比例为7.55%,显著的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SIMV模式中初定参数中FiO 2显著低于死亡组,观察组患儿PIP值显著的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患儿的PEEP值与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病死率极高,尚无统一诊疗的标准,但是治疗的过程主要以呼吸机为基础,治疗前与呼吸机初定值的FiO 2均对患儿的预后的判断有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世红;6例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治体会[J];儿科药学杂志;2003年04期
2 黄小红,李军;新生儿先天性左膈肌缺损1例[J];现代临床医学;2005年02期
3 于勇;;新生儿科感染管理与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年06期
4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1987年01期
5 ;新生儿科研研讨会预告通知[J];新生儿科杂志;1988年06期
6 秦振庭;;如何踏步新生儿学科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1991年02期
7 ;全国围产新生儿协作队伍学科及成果[J];新生儿科杂志;1995年05期
8 张冠南,冉琴;院内死亡新生儿74例临床分析[J];成都医药;1996年01期
9 张存贵,李晓军,吕刚,邬俊峰;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致胃穿孔一例[J];包头医学;1997年03期
10 吴惠兰;汪建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23期
11 易海英;张丙宏;张海燕;严彩霞;;住院不足24小时出院新生儿的现状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年06期
12 梁坚;新生儿死亡136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0年05期
13 陈咏涛,吴清,郭晓玲;新生儿系列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00年09期
14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0年03期
15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0年05期
16 王多德,陈建丽,王鸿娟,仝铁;101例新生儿死因及尸检相关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01年01期
17 曹蓓,吴虹;111例住院死亡新生儿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1年02期
18 许嘉玲,高璇璇,王素香;新生儿休克的临床分析及影响预后的因素[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年02期
19 胡登利;;新生儿现代救治体系[J];现代医院;2001年01期
20 李正凡;施灸不当致新生儿灼伤并感染37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万红;王健怡;李敏;庄晓岚;杜洪蓉;;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及急诊处理[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陈安;陈理华;杜靖;吴苔;郑季彦;潘佳容;余颖芳;;512例腹胀新生儿临床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杨江帆;许月珍;刘霞;崔蒙;吴展;杨戎威;李萍;李炜;何缦;沈洁芳;李英龙;;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与干预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谢绛凝;;机械通气新生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防治[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马琳;;新生儿出血性斑疹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新钢;杨一晖;张建丽;张永波;寇翠萍;毛爱月;许会卿;;新生儿声音嘶哑的病因学分析[A];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利红;;新生儿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监测[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8 文琼仙;;新生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孙柏平;俞建根;马良龙;朱雄凯;;新生儿胃穿孔并膈疝1例[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外科学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利;;新生儿科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策略[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琦;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防治及早期预警的研究与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2 赵军;3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李明霞;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靶基因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4 赵趣鸣;中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马莉;新生儿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孙立波;基于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群的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正红;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内喂养的临床研究、新生儿食管高分辨测压的临床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聂文英;新生儿视听功能同步监测机制及功能整合的同步诱发电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肖志辉;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王一飞;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郑珊;520例新生儿输血状况临床调查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周亚玲;五种新生儿危重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的比较[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馨尹;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临床诊断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冷虹瑶;不同浓度和给予方式的葡萄糖和蔗糖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梁帅;机械通气新生儿下气道细菌病原特点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7 张蓉;超声背散射信号在评价新生儿松质骨状况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8 赵伟;以人群为基础的亚健康出生新生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9 刘明花;新生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危险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陈小倩;谷氨酰胺对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特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 李然;新生儿脑病用核磁鉴别[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唐梨实习生 杨景鹏;用爱心守护新生儿[N];焦作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彭程;深圳新生儿密度全国第一[N];深圳商报;2012年
4 记者 闫珅;家属不在场不准交接新生儿[N];西安日报;2013年
5 记者 颜秋雨 通讯员 王洁 刘艳芳;新生儿颅内压持续动态监测获成功[N];健康报;2013年
6 车喜韵;交大一附院8名新生儿死亡可能与院内感染有关[N];陕西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袁志勇 通讯员 黄显斌 洪建国;张雪峰:一切为了孩子[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增辉;大爱无声[N];人民日报;2006年
9 车喜韵;交大一附院新生儿死亡事件责任人受处理[N];陕西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颜秋雨 通讯员 文慧;湖南惊现“白血”新生儿[N];健康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