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结构形状调整优化分析
【摘要】:通过在张力结构杆件中引入作动器,主动调整杆件的长度,改变结构的形状,以提高张力结构的刚度和减小结构受力.定义了结构的合理工作状态系数,得出了作动器与杆件串联时的综合刚度和考虑作动器主动变形量的结点位移方程.以结构工作状态系数最小为目标,以作动器主动变形量为未知量,考虑索的应力约束、结点的位移约束以及作动器参数等约束条件建立了优化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求解程序.通过算例表明,作动器工作调整张力结构的形状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刚度大大提高,并且通过合理地布设作动器,可以达到杆件受力减小而结构刚度增大的优化目的.
|
|
|
|
1 |
肖南;黄玉香;董石麟;肖新;;张力结构位移限制下的形状调整强度优化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
2 |
王春江,王人鹏,厉平,王建,周德盛;张力结构节点设计评述[J];结构工程师;2001年04期 |
3 |
朱承学,李崧;四次有理Bézier曲线的形状调整[J];工程图学学报;2005年02期 |
4 |
余志祥,赵雷;张力结构形态确定的改进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
5 |
陶增衢;席国芬;;减小扰流板翘曲的预变形法[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4年02期 |
6 |
蔺军,冯庆兴,董石麟;大跨度环形平面肋环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2期 |
7 |
刘明亮;浅谈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3年14期 |
8 |
李秀娟;刘浩;何钢;廖文和;;基于流曲线的旋转曲面的生成和形状调整[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年03期 |
9 |
唐月红;一类有理曲线曲面的修改方法及计算机实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
10 |
张勇;;浅谈张力膜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07年12期 |
11 |
郑敏;;张力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问题[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2期 |
12 |
李波;杨庆山;谭锋;;张力结构的施工计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13 |
张国华,杨兴强,张彩明;基于权因子的NURBS曲线形状调整[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10期 |
14 |
杨益洪;章海斌;徐旭东;;张力节点的试验研究[J];钢结构;2009年11期 |
15 |
程次,邓芳,顾磊;张力结构简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
16 |
陆轶;顾仲权;;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作动器优化设计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年03期 |
17 |
韩西安;马逸尘;黄希利;;拟三次Bézier曲线的形状调整[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
18 |
马扣根;顾仲权;;振动主动控制中传感器与作动器参数的优化设计[J];振动工程学报;1991年01期 |
19 |
钱若军;杨联萍;夏绍华;;张力结构的预应力分析[J];海威姆预应力技术;2001年04期 |
20 |
邓华;程军;蒋本卫;楼道安;;索杆张力结构的构件长度误差效应[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