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结直肠息肉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镜下及病理特点。方法将2010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肠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息肉病例280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三组患者的息肉检出率、性别构成比、息肉大小、分布及病理特征等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280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检出率为21.70%(2805/12924),男女比例为1.52:1,年龄13~89岁,平均(56.1±12.5)岁。三组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2,P=0.640);息肉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39.098,P0.01)、三组患者息肉均以左半结肠好发,老年组患者左半结肠和全结肠息肉的比例增加(χ~2=38.975,P0.01),更易出现多发息肉(χ~2=36.338,P0.01);三组均以直径≤5 mm的微小息肉最常见,但老年组≥1.0 cm大息肉的息肉比例显著增加(χ~2=9.631,P=0.047);三个年龄组息肉的病理类型均以管状腺瘤最常见,但青年组炎性息肉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老年组绒毛状腺瘤的比例高于青、中年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16,P0.01)。结论结直肠息肉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临床上应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发病规律和镜下特征确定治疗方法及随访策略。
|
|
|
|
1 |
谢楚平,吴泽建,叶伟坤,吴锡坤,莫燕霞;结直肠息肉的治疗及癌变因素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
2 |
王剑明;邹声泉;;遗传性结直肠息肉病诊治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7年07期 |
3 |
耿振宏;;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学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年09期 |
4 |
周卫真;王月增;郝建宇;张谨芬;;不同年龄组结直肠息肉分析[J];中外医疗;2008年09期 |
5 |
唐清;王琳琳;覃小芬;杨少丽;廖灵敏;;小儿结直肠息肉72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6 |
侯煜;杨艳;李琳;周洁琛;丁霞;;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高龄结直肠息肉4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32期 |
7 |
周文玉;;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152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8期 |
8 |
章春晓;;结直肠息肉病理检查结果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21期 |
9 |
林国辉;陈进忠;张思宇;李燕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1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年11期 |
10 |
欧阳玉洁;;258例结直肠息肉的分析与治疗[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6期 |
11 |
刘宇虎;张志坚;程树红;傅莉萍;陈孟君;黄妙兴;马庆峰;李兴谦;;成人结肠镜在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27期 |
12 |
陈德伦;黄世锋;;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年04期 |
13 |
杨志超;马骥;杨德生;张东航;;内镜下结直肠息肉的诊治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32期 |
14 |
张金平;张志德;赵国云;;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12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07期 |
15 |
陶纲;谈小明;;中青年结直肠息肉256例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13年04期 |
16 |
李艳萍;李骥;盖小荣;吴军;李文彬;吴东;姚方;李景南;;结直肠息肉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
17 |
谭笑;;生活方式影响患结直肠息肉的风险[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年11期 |
18 |
谭笑;;对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前瞻性评价[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年03期 |
19 |
王永华,卢忠生,王向东;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差别[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年06期 |
20 |
王一平,王琼,甘涛,潘涛,杨锦林;非甾体抗炎药预防结直肠息肉的系统评价[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