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
【摘要】:利用Meta分析法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Medline(Ovid)and Medline In-ProcessOther-数据库、Embase(Ovi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时间截至2013年6月。收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最后纳入研究的文献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25项研究的2 947例患者。通过本次研究表明,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普罗帕酮(OR=2.07,95%CI为1.52~2.83,P0.000 01)、美托洛尔(OR=3.68,95%CI为2.11~6.41,P0.000 01)、盐酸美西律(OR=3.16,95%CI为1.75~5.72,P0.000 1),与胺碘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OR=1.29,95%CI为0.90~1.85,P=0.16);在改善心电图方面,稳心颗粒优于普罗帕酮(OR=2.39,95%CI为1.72~3.34,P0.000 01),与美托洛尔无显著性差异(OR=1.80,95%CI为0.69~4.67,P=0.23);在安全性方面,稳心颗粒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OR=0.54,95%CI为0.29~0.98,P=0.04);致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胺碘酮(OR=0.05,95%CI为0.02~0.16,P0.000 01)。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但仍亟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
|
|
1 |
黄作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3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8期 |
2 |
吉志华;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3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10期 |
3 |
余胜丽,刘秀娟,曾德珍;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年02期 |
4 |
王瑛,付强,刘海霞,于旭,王珍霞,赵艳;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12期 |
5 |
万亿;稳心颗粒治疗心悸38例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年02期 |
6 |
梁万宁,张晓梅,荣玉玺,周勇,陈宏,蔡毅,付涛,刘义欣;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10期 |
7 |
林雄;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58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年06期 |
8 |
郭继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优势[J];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10期 |
9 |
彭绍杰,唐存桂,康善平;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早搏型心律失常46例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4年02期 |
10 |
靳宝兰,单丽珠,陈娴;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草药;2004年07期 |
11 |
张涛
,刘树文;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
12 |
陈宋明,李玉光,王东明;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和心律失常的影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3 |
郭武,马红玲,曹权;稳心颗粒用于有症状良性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年12期 |
14 |
李建平;李秀文;;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11期 |
15 |
王彦君;;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36期 |
16 |
王伟华,杨沈秋,李书霖;稳心颗粒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3年04期 |
17 |
刘庆彦,张广东,从白旭,赵凯华;稳心颗粒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6例[J];中原医刊;2003年17期 |
18 |
王玮玮,党传欣,陈晓祥;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3期 |
19 |
初采瑛;罗晓斌;;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6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6期 |
20 |
李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