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S/MS同时测定左金丸和香连丸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和香连丸(黄连(吴茱萸制)、木香)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LC-MS/MS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Phenomenex Luna C18柱(5μm,250 mm×4.60 mm);乙腈-水(4 mmol/L乙酸铵和0.08%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MRM模式。结果:左金丸中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101.3%、101.2%、100.2%、99.6%、99.7%,RSD分别为1.1%、1.8%、0.98%、1.0%、1.3%、1.3%,香连丸中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和吴茱萸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99.8%、101.9%、101.0%、101.3%,RSD分别为1.0%、1.9%、0.75%、1.1%、1.9%。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左金丸和香连丸中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具有快速、简便等特点。
|
|
|
|
1 |
陈连起;;香连丸的临床应用[J];陕西中医;1992年01期 |
2 |
陶美英,赵金慧;薄层-导数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连丸、左金丸中小檗碱、巴马亭的含量[J];中草药;1997年05期 |
3 |
陈荣,杨少华;《丹溪心法》左金丸浅识[J];江西中医药;2003年11期 |
4 |
刘侠,高尔鑫;中成药香连丸的方源考证、历代衍化发展及其临床应用[J];基层中药杂志;2000年01期 |
5 |
肖慧,钟瑜;HPLC法测定五味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6 |
赵吉平;徐锋;彭先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药事;2006年11期 |
7 |
魏长志,刘会芳,田素青;香连丸、小檗碱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对痢疾杆菌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0年11期 |
8 |
张骏;;香连丸治疗咽喉病[J];中国社区医师;1990年03期 |
9 |
黄洁敏;不同类型香连丸的质量考察[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5年04期 |
10 |
常明向,严劲松,刘小平,马卓;香连丸组方抗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1999年01期 |
11 |
周华平,宋广聪,王仁英;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基层中药杂志;2000年05期 |
12 |
向开础;;左金丸临床运用举隅[J];湖南中医杂志;1990年03期 |
13 |
许利平,杨涛,熊平;左金丸及其生物碱部分药效对比实验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1年03期 |
14 |
周晖;HPLC法测定左金丸中小檗碱的含量[J];中草药;2003年11期 |
15 |
张小荣,邢黎明,王兰,赵争胜,郭耀武,孙文基;荧光薄层法测定香连丸中小檗碱[J];西北药学杂志;1998年06期 |
16 |
张红梅,刘晓伟,曲宏达,廖剑,戚振红,谢子英,杨恬,阎伟伟;左金丸对应激性溃疡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fos及HPA轴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05期 |
17 |
洪筱坤;王智华;;左金丸及其组分的薄层层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07期 |
18 |
陈蔚文,李茹柳,徐颂芬,陈建宏;加味左金丸抑制大鼠基础及胃泌素诱导泌酸的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年01期 |
19 |
张友菊,能素华,周邦靖;香连丸等四种方剂及其组成药物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1999年09期 |
20 |
沈建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4期 |
|
|
|
|
|
1 |
魏清;;黄连的临床应用[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