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8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其抗寒适应性
【摘要】:通过测定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菊花脚芽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了不同花期8个菊花品种在不同降温时期的抗寒性,并通过生长恢复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中,8个菊花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均随气温的下降而不断降低,但下降幅度因品种而异,4.0~9.4℃不等。8个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金陵黄鹤’‘银星’‘奥运晚霞’‘金陵之光’‘奥运锦云’‘03(6)-16’‘03(6)-12’‘奥运火炬’,植株抗寒性与花期相关性不显著。11月底菊花脚芽恢复生长试验与当月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菊花抗寒性评价的一个可靠指标。当温度降到-14℃时,供试品种的脚芽均不能恢复生长。
|
|
|
|
1 |
王克安,何启伟,陈运起,焦自高,王冰,孙小镭;低温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及生物学产量影响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4期 |
2 |
刘鹏,刘庆忠,王勇,李新华;喜温作物的低温损伤及其抗冷性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3 |
彭金光;孙玉宏;师瑞红;谢国生;;10℃低温对西瓜幼苗耐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
4 |
池春玉;连永权;李文君;丁国华;;低温胁迫下三种冷季型草坪草的抗寒性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7期 |
5 |
产祝龙,丁克坚,檀根甲,陈琪,朱圣杰,苏贤岩;水稻恶苗病菌对不同抗性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
6 |
钟忠;不同微肥对瓜叶菊开花和结果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
7 |
黄卫昌,秦俊,胡永红,赵玉婷;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景天类植物在上海地区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
8 |
李悦,张涛,齐秀兰;切花菊氮·磷·钾营养特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
9 |
闫洁;曹连莆;刘伟;张薇;;花后土壤水分胁迫对大麦旗叶蛋白质代谢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10 |
康宗利;刘长春;武云东;杨玉红;于洋;夏春辉;郝建军;;CPM番茄丰收素在番茄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
|
|
|
|
1 |
林善枝,李雪平,张志毅;在低温诱导毛白杨抗冻性中CaM含量和G6PDHase及ATPase活性的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2 |
刘建秀,郭爱桂,郭海林;中华结缕草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其形态类型[J];草地学报;2003年03期 |
3 |
李亚,耿蕾,刘建秀;中国结缕草属植物抗盐性评价[J];草地学报;2004年01期 |
4 |
宣继萍,高鹤,刘建秀;结缕草品种(系)的抗寒性鉴定[J];江苏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
5 |
郭蔚岚,高述民,李凤兰;日本桃叶珊瑚(Acuba japvariegate)在低温下的光合作用及蛋白的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6 |
张国珍,肖向阳;八种引种草坪植物的抗寒性比较研究[J];木本植物研究;1997年02期 |
7 |
朱根海,朱培仁;小麦抗冻性的季节变化以及温度对脱锻炼的效应[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
8 |
成明昊,李恩生,李喜森,朱丹;苹果树抗寒力的鉴定——枝条电阻法的探讨[J];园艺学报;1982年04期 |
9 |
简令成,孙德兰,施国雄,曾秋涛;不同柑桔种类叶片组织的细胞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J];园艺学报;1986年03期 |
10 |
李卫,孙中海,章文才,马湘涛,刘道宏;钙与钙调素对柑橘原生质体抗冻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