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对桃蚜及其两种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摘要】:从自然感病的温室桃蚜上分离到一株球孢白僵菌Bb21,测定了该菌株对桃蚜的致病性及其对两种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Bb21菌株对桃蚜的致病力强,LD50为97孢子·mm-2,95%置信区间为45~191孢子·mm-2;对草蛉2龄幼虫有较弱的致病性,LD50为1089孢子·mm-2,是桃蚜的11.2倍;对异色瓢虫致病性极小,高浓度处理(5×108孢子·mL-1)的平均感染率仅为13%.该菌株低浓度处理对两种捕食性天敌的发育历期和生殖力均无显著影响,但高浓度处理(5×108孢子·mL-1)使异色瓢虫的幼虫期平均缩短1.4d,羽化率降低33%,产卵量减少14%,使普通草蛉的幼虫期平均缩短0.7d,羽化率降低24%,产卵量减少11%.该菌株对桃蚜的半致死剂量远低于对两种捕食性天敌的半致死剂量,并且在防治桃蚜使用浓度下对两种捕食性天敌成虫羽化率和繁殖力的影响极小,可作为温室桃蚜的生物控制因子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应用.
|
|
|
|
1 |
何恒果,李正跃,陈斌,计坤;侵染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J];农药;2004年01期 |
2 |
张发成,刘银泉,刘树生;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种群数量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5年03期 |
3 |
许寿涛,冯明光,应盛华;球孢白僵菌对桃蚜接种后特定时间内的侵染率[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6期 |
4 |
何恒果;李正跃;;不同温度下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生殖力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8年01期 |
5 |
张永贞;张泽华;农向群;高松;王广君;张礼生;;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及其再侵染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6 |
刘银泉;刘树生;冯明光;;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生殖力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1999年01期 |
7 |
刘银泉;冯明光;刘树生;;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J];植物保护学报;1999年04期 |
8 |
李涛;刘映红;张永军;;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7年04期 |
9 |
刘银泉,冯明光,刘树生,张宝鑫;不同温度下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J];中国生物防治;2000年02期 |
10 |
刘银泉,刘树生,张发成;球孢白僵菌对桃蚜若蚜的毒力作用[J];武夷科学;2002年00期 |
11 |
应盛华,冯明光,许寿涛,马再波;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乳悬剂对甘蓝上桃蚜的田间控制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4期 |
12 |
刘银泉,张发成,刘树生;桃蚜脱皮对球孢白僵菌毒力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3年04期 |
13 |
陈斌,冯明光,李正跃;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感染反应[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4 |
徐均焕,冯明光,余伟;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飞虱虫疠霉对桃蚜生殖力和内禀增长力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2年01期 |
15 |
楚贻湘;甲胺磷涂干防治桃蚜效果好[J];果树学报;1991年03期 |
16 |
李晓军,杨竹轩;芽萌动期喷药防治桃蚜的研究[J];山西果树;1993年01期 |
17 |
刘长仲,裴星琳,杨振翠;辣椒上桃蚜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8 |
赵荣乐,郑光宇;桃蚜可高效率地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9 |
林华峰,陈树仁,刘成社;桃蚜在甘蓝上的增殖特性[J];昆虫知识;1991年01期 |
20 |
陈巍巍,冯明光;四株玫烟色拟青霉作为桃蚜微生物防治因子的潜力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