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窗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
【摘要】:采用样带法调查了川西亚高山原始岷江冷杉林林窗和林冠下岷江冷杉幼苗(H≤100cm)的密度、高度、基径和各构件生物量,分析了各构件生物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林窗与林冠下幼苗密度分别为12903和2017株.hm-2;平均高度分别是26.6和24.3cm,差异显著;平均基径分别为4.97和5.13mm,差异不显著.林窗内各龄级幼苗的生物量与林冠下同龄级幼苗的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林窗对不同龄级幼苗各构件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不同,林窗内幼苗枝干生物量比在12年达到最大(1.54),随后其比值维持在0.69左右;林冠下幼苗在15年后(含15年),枝条生物量大于主干生物量.生长在林窗和林冠环境的幼苗单株总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根生物量与幼苗基径的平方(D2)和苗高(H)的乘积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林窗与林冠下幼苗各构件生物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
|
|
1 |
李媛;陶建平;王永健;余小红;席一;;亚高山暗针叶林林缘华西箭竹对岷江冷杉幼苗更新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
2 |
杨志玲;杨旭;舒枭;严琳香;谭梓峰;王洁;檀国印;刘毅;俞文仙;;厚朴种源间苗期生物量的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3 |
吴楚,王政权,范志强;氮素形态处理下水曲柳幼苗养分吸收利用与生长及养分分配与生物量分配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
4 |
邢军会;倪红伟;王建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与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群落生物量累积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3期 |
5 |
樊维;蒙荣;陈全胜;;不同施氮水平对克氏针茅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02期 |
6 |
吴开贤;陈蕴;赵玲;罗富成;;修剪干扰下高羊茅的生长与生物量分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7 |
费永俊,吴楚,王艳安,肖苇,赵庆华;无土基质立体栽培条件下半夏生物量分配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8 |
杨兵;王进闯;张远彬;;长期模拟增温对岷江冷杉幼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21期 |
9 |
王霞;陈君;徐荣;刘友刚;刘同宁;;宁夏地区肉苁蓉人工栽培居群生殖分配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04期 |
10 |
郭伟;邓巍;孙备;潘星极;赵丽丽;燕雪飞;;不同供氮水平下野慈菇生物量分配及形态可塑性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11 |
俞卿;汪志江;闫道良;;盛花期一年蓬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
12 |
范国艳;张静妮;王琦;杨殿林;;贝加尔针茅草原主要植物地上生物量分配对放牧梯度的响应[J];草原与草坪;2011年02期 |
13 |
陈建军,祖艳群,陈海燕,李元;UV-B辐射增强对20个大豆品种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14 |
吴楚,王政权,范志强,孙海龙;氮胁迫对水曲柳幼苗养分吸收、利用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
15 |
张治军;王彦辉;袁玉欣;李志勇;曹磊;于澎涛;王颖;;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6 |
李淑花;石军南;雷平;;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7年01期 |
17 |
李淑花;石军南;吴梅俏;;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研究[J];森林工程;2007年01期 |
18 |
平晓燕;贾丙瑞;袁文平;王风玉;王玉辉;周莉;许振柱;周广胜;;羊草种群生物量分配动态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12期 |
19 |
高红真;尤立权;王超;;燕山山地人工油松林单株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9年04期 |
20 |
宋智芳;安沙舟;孙宗玖;;刈割和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特点[J];草业科学;2009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