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林窗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

鲜骏仁  胡庭兴  张远彬  王开运  
【摘要】:采用样带法调查了川西亚高山原始岷江冷杉林林窗和林冠下岷江冷杉幼苗(H≤100cm)的密度、高度、基径和各构件生物量,分析了各构件生物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林窗与林冠下幼苗密度分别为12903和2017株.hm-2;平均高度分别是26.6和24.3cm,差异显著;平均基径分别为4.97和5.13mm,差异不显著.林窗内各龄级幼苗的生物量与林冠下同龄级幼苗的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林窗对不同龄级幼苗各构件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不同,林窗内幼苗枝干生物量比在12年达到最大(1.54),随后其比值维持在0.69左右;林冠下幼苗在15年后(含15年),枝条生物量大于主干生物量.生长在林窗和林冠环境的幼苗单株总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根生物量与幼苗基径的平方(D2)和苗高(H)的乘积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林窗与林冠下幼苗各构件生物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媛;陶建平;王永健;余小红;席一;;亚高山暗针叶林林缘华西箭竹对岷江冷杉幼苗更新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2 杨志玲;杨旭;舒枭;严琳香;谭梓峰;王洁;檀国印;刘毅;俞文仙;;厚朴种源间苗期生物量的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吴楚,王政权,范志强;氮素形态处理下水曲柳幼苗养分吸收利用与生长及养分分配与生物量分配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4 邢军会;倪红伟;王建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与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群落生物量累积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3期
5 樊维;蒙荣;陈全胜;;不同施氮水平对克氏针茅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02期
6 吴开贤;陈蕴;赵玲;罗富成;;修剪干扰下高羊茅的生长与生物量分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费永俊,吴楚,王艳安,肖苇,赵庆华;无土基质立体栽培条件下半夏生物量分配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杨兵;王进闯;张远彬;;长期模拟增温对岷江冷杉幼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21期
9 王霞;陈君;徐荣;刘友刚;刘同宁;;宁夏地区肉苁蓉人工栽培居群生殖分配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04期
10 郭伟;邓巍;孙备;潘星极;赵丽丽;燕雪飞;;不同供氮水平下野慈菇生物量分配及形态可塑性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1 俞卿;汪志江;闫道良;;盛花期一年蓬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12 范国艳;张静妮;王琦;杨殿林;;贝加尔针茅草原主要植物地上生物量分配对放牧梯度的响应[J];草原与草坪;2011年02期
13 陈建军,祖艳群,陈海燕,李元;UV-B辐射增强对20个大豆品种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14 吴楚,王政权,范志强,孙海龙;氮胁迫对水曲柳幼苗养分吸收、利用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15 张治军;王彦辉;袁玉欣;李志勇;曹磊;于澎涛;王颖;;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6 李淑花;石军南;雷平;;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7年01期
17 李淑花;石军南;吴梅俏;;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研究[J];森林工程;2007年01期
18 平晓燕;贾丙瑞;袁文平;王风玉;王玉辉;周莉;许振柱;周广胜;;羊草种群生物量分配动态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12期
19 高红真;尤立权;王超;;燕山山地人工油松林单株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9年04期
20 宋智芳;安沙舟;孙宗玖;;刈割和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特点[J];草业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玉梅;唐赛春;刘明超;岑艳喜;蒲高忠;韦春强;;水分对三叶鬼针草形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2 马长明;刘广营;王广海;张立民;杨飞;王欣;;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陈香;胡雪华;陆耀东;黄伟;鞠建文;郭永久;;铝胁迫对入侵植物北美车前生长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杨同辉;达良俊;;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生物量[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利平;聂庆娟;;不同生境下细叶百合生物量的生殖分配[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唐宇丹;王黎莉;赵九洲;石雷;;夏栎和栓皮栎幼苗水分适应性研究[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7 张吴平;李保国;郭焱;张智才;;根系结构生长发育通用模型的研究[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马韫韬;郭焱;李保国;展志岗;Philippe de Reffye;;基于GreenLab理论的玉米生长虚拟模型:参数提取与模拟[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齐曼·尤努斯;李阳;杨文英;艾力江;公勤;马娉婷;;水分胁迫对大果沙枣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陈圣宾;许宏;李永庚;蒋高明;;O_3污染和N素供应对植物资源分配和生长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甜江;中国沙棘人工林衰退的水分生理生态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林波;岷江冷杉林群落几种树苗对光强的响应与适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3 沈燕;亚热带天然次生混交林生物量及养分生物循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4 国红;基于GreenLab原理的油松结构—功能模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王天慧;植物表型可塑性及生活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宋百敏;北京西山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研究:自然恢复的过程、特征与机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洪轩;植物生长可塑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路宁娜;不同光照、营养条件下青藏高原东缘10种风毛菊属植物幼苗的可塑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田卫民;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张远彬;CO_2浓度升高对红桦幼苗生理与生长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贺兰山天然油松单株生物量及分配模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莹;低光对麻栎和化香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玉春;我国收入分配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靳阿亮;河北八英庄林场林木生物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蔡北溟;上海市5种常见一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叶性状表型可塑对异质化生境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杜娟;羊草种群对放牧的表型可塑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朝;徐州侧柏人工林生物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万云;枞阳大山不同演替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雷蕾;祁连山高山灌丛生物量沿海拔梯度分配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10 黎如;小兴安岭原始阔叶红松林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英鹏;整合土地租税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亚夫;钱真有那么多吗流动性真过剩吗[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省政协委员 吴金山;提高居民收入优化分配格局[N];江淮时报;2011年
4 一山;和谐发展呼唤调整分配格局[N];河南日报;2007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唐钧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李实;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N];人民日报;2010年
6 张晓山 崔红志;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从根本上改变二元结构[N];经济日报;2002年
7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李若愚;分配格局需要调整 刺激消费任重道远[N];中国经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马永亮;税费改革农村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9 施发启;现有分配格局影响发展[N];淮南日报;2006年
10 ;建立公平共享的分配格局[N];工人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