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方差矩阵结构的广义近似最大似然估计
【摘要】:针对相关复合高斯杂波背景下相邻杂波纹理分量可能相同的情况,将杂波均匀分组进行推广,结合归一化采样协方差矩阵估计,提出了广义杂波分组的归一化采样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generalized normalized sample covariance matrix,GNSCM).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一步推导了广义杂波分组背景下协方差矩阵结构最大似然估计的迭代过程,以GNSCM为初始化矩阵进行迭代,得到协方差矩阵结构的广义近似最大似然(generalized approximate maximum likelihood,GAML)估计.GAML是对现有方法近似最大似然(approximate maximum likelihood,AML)估计和约束迭代杂波分组估计(constrained recursive clutter-clustered estimator,CRCCE)的推广,具有更强的杂波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针对非均匀分组杂波环境,与AML估计和CRCCE相比,GAML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且相应的自适应检测器具有更好的恒虚警率特性和检测性能.
|
|
|
|
1 |
简涛;何友;苏峰;顾雪峰;顾新锋;;复合高斯杂波协方差矩阵估计的失配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
2 |
马健,王晟达,徐松涛,夏海宝;一种新的基于删除平均和单元平均的恒虚警率检测器[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3 |
党玲;许江湖;张大海;;基于BP神经网络的CFAR检测器标称化因子确定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10期 |
4 |
T·巴查雷利;李淑云;;韦布尔杂波中的恒虚警率问题[J];雷达与对抗;1986年02期 |
5 |
顾耀平;;ESM系统用的恒虚警处理器[J];电子对抗;2001年01期 |
6 |
安娜 L·兹冯可夫斯卡亚;海尔曼·罗林;;采用自适应功率回归门限设定的HF雷达舰船探测(英文)[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
7 |
李静威;吴桂生;察豪;;对噪声干扰的慢门限恒虚警处理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4期 |
8 |
M.Barkat;P.K.Varshney;李淑云;;具有分布式雷达和数据汇合的单元平均恒虚警率检测[J];雷达与对抗;1988年Z1期 |
9 |
宋阳,胡光锐,刘烨;自适应判决门限PN码混合捕获方案[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
10 |
程黎;;多目标环境下的恒虚警率处理器[J];雷达与对抗;1992年01期 |
11 |
蒋铁珍,武虎,吴凯,孙晓玮;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恒虚警率门限设定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年03期 |
12 |
徐晖;郭启俊;刘宏伟;;双门限检测在宽带雷达恒虚警率检测中的应用[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7年05期 |
13 |
关键,何友;OSCAGO-CFAR检测器在干扰边缘中的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1996年03期 |
14 |
何友,关键,Hermann Rohling;一种新的最大选择恒虚警检测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6年05期 |
15 |
祝本玉;毕大平;王正;;两类典型的CFAR检测器性能仿真[J];舰船电子对抗;2008年02期 |
16 |
曲超;郝程鹏;杨树元;;一种新的基于UMVE和CA的恒虚警检测器[J];计算机仿真;2008年09期 |
17 |
孙清泉;赵有;;基于恒虚警率的门限判决系数寻优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21期 |
18 |
欧阳俊华;黄庚华;程鹏飞;舒嵘;王建宇;;基于FPGA的激光雷达恒虚警率控制技术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年01期 |
19 |
诸四海;在强海杂波背景下的潜望镜检测[J];现代雷达;2000年04期 |
20 |
孟祥伟,关键,王新政;最佳线性无偏最大选择CFAR检测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