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姬菇菌种质量整合定量评价方法
【摘要】:为建立真姬菇菌种质量的预判性指标,通过液体培养、可见光谱分析与结实性试验,开发了一种真姬菇菌种质量评价方法,并确立评价用培养基质组成(ρ/g L-1):马铃薯200.0,乳糖20.0,NH4NO3 2.0,MgSO4.7 H2O 0.5,KH2PO4 1.5,溴百里酚兰0.06,pH 7.0.结果显示,脱色率分别与单瓶产量、有效子实体数量及单个子实体重量呈极显著相关性.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脱色率与菌种质量加权关联系数间拟合方程及显色反应与菌种质量加权关联系数间拟合方程:YDR=-221.26X2+490.75X-210.75;YCR=7.7379X-1.7118.拟合方程可用于真姬菇菌种质量的整合定量评价.表3参9
|
|
|
|
1 |
王则喜;真姬菇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1994年03期 |
2 |
上官舟建,张运茂,林汝楷,孔秋生;真姬菇栽培的相关技术试验[J];食用菌;2003年06期 |
3 |
魏仕春,林汝楷,上官舟建;真姬菇高温冷库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4年02期 |
4 |
蒋德俊,陈燕;珍稀食用菌真姬菇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2004年05期 |
5 |
王则僖;真姬菇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94年04期 |
6 |
王永杰;真姬菇自然双季栽培技术讲座——第四节 真姬菇的采收与加工[J];食用菌;1996年04期 |
7 |
郑宇,陈福如,杨闽;真姬菇1号罐制作工艺研究初报[J];食用菌;1999年02期 |
8 |
刘华荣;食用菌新品种──真姬菇[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0年02期 |
9 |
陈霞!053000;菇中珍品真姬菇及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1年07期 |
10 |
秋生;;菇中珍品——真姬菇[J];农村科学实验;2001年03期 |
11 |
易文林,王新丽;真姬菇Hm-4生物特性及栽培初探[J];食用菌;2002年01期 |
12 |
王永杰;真姬菇自然双季栽培技术 第一节 真姬菇的概况[J];食用菌;1996年01期 |
13 |
江日仁;王柏松;李明;张全林;;盐渍真姬菇的分级与加工技术[J];中国食用菌;1991年03期 |
14 |
陈福如,李开本,何修金,郑宇;真姬菇生长发育条件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15 |
陈若霞,应霞玲,郑志康;真姬菇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0年03期 |
16 |
郑宇,林兴生,陈福如;真姬菇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食用菌;2001年03期 |
17 |
陈淦银;真姬菇高产栽培新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年03期 |
18 |
沈淑平,覃江霞;真姬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J];植物医生;2004年02期 |
19 |
李闽东;真姬菇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4年11期 |
20 |
蒋学杰;孙瑞强;;真姬菇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2009年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