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NMR代谢组学研究
【摘要】: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法,动态观察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代谢轮廓的改变,寻找动脉粥样硬化演进过程中的生物标志物。运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收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造模时间的推进,金黄地鼠血浆代谢轮廓呈现动态演变,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不仅其脂质代谢发生了紊乱,而且还伴随着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的紊乱以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出现。该研究加深了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认识,说明代谢组学是研究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
|
|
|
1 |
段开文,李秉琦,何志秀,曾光明,周敏;DMBA诱发金黄地鼠颊粘膜癌及肉瘤形成的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2 |
郑根建,温玉明,王昌美,李龙江;金黄地鼠舌癌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学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
3 |
何君;周宏灏;;代谢组学及其在药理学中的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11期 |
4 |
黄瑛;;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学中的应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9年03期 |
5 |
方舟;方芳;孙长海;;代谢组学技术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年03期 |
6 |
陈则永,姚林,陈贵良,周济桂;低锌和补锌对金黄地鼠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6年10期 |
7 |
曹文强,于恩华;金黄地鼠上丘神经元密度的生后发育变化[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8 |
李玲,于向民,王文青;乙醇对金黄地鼠胚胎神经上皮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2期 |
9 |
;国际动态[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5年02期 |
10 |
韩凤昭;张首国;;药物代谢组学对个性化药物治疗的重要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年02期 |
11 |
王伟;李琳琳;;代谢组学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
12 |
符强;何立群;黄迪;;基于代谢组学的肾阳虚证本质研究设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6期 |
13 |
仲芳;王伟铭;陈楠;;代谢组学及其在中药体内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年10期 |
14 |
石洁;胡元会;;代谢组学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1期 |
15 |
杨贵尊;姜玉祥;谢殿洪;阚卫兵;王拥军;;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及代谢组学应用前景[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16 |
鲁志新;胡玲美;李忠义;傅荣华;鲁卉;何亦祥;李传清;刘燕;宋连加;;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动物模型研究Ⅱ~(60)Co辐照金黄地鼠感染EHF后临床指征观察[J];微生物学杂志;1990年04期 |
17 |
陈华岳,韩永坚;妊娠及哺乳期金黄地鼠甲状旁腺的形态计量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4年03期 |
18 |
辛哈;涂可欣;;怎样吃最适合你?[J];知识经济;2006年08期 |
19 |
刁云程,苏国辉,任麟荪,王永凯,卜明亮,肖悦梅,石建;金黄地鼠视皮层通过胼胝体顺行和逆行激活的神经元的电活动和分布[J];生理学报;1984年03期 |
20 |
高凤鸣;雌性激素诱发叙利亚金黄地鼠肿瘤[J];癌症;199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