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巷道岩爆过程红外辐射时空演化特征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摘要】:通过含孔花岗岩的双向加载试验模拟巷道岩爆过程,以红外热像仪为观测手段,利用红外热像和最低红外辐射温度作为监测指标,研究岩爆过程中的红外辐射温度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岩爆过程红外辐射时空演化特征与岩爆孕育、发生过程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岩爆发生前红外热像上出现低温嵌套于高温条带间的温度场,其在空间上的延伸扩展则是岩爆孕育和发展过程在温度场中的反映,其出现的位置对应着岩爆发生的区域。最低红外辐射温度呈现出上升-短暂下降-上升-下降4个阶段性特征,岩爆发生前最低红外辐射温度出现3个突变转折点。试验结果对于巷道岩爆灾害的时空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
|
|
1 |
赵思孟;红外辐射干燥粮食[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
2 |
庞文琴,徐翊华,毕素香,王苏宁,杨毅辉,付德才,陈彪;分子筛型选择性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Ⅲ)——超稳沸石的合成及其性能[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3年02期 |
3 |
庞文琴,徐翊华,郭晔;分子筛型选择性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Ⅳ)——4~#分子筛的研制及其红外性能[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3年03期 |
4 |
;红外辐射干燥[J];国际造纸;1986年01期 |
5 |
冯万勇;特定红外辐射的特殊性[J];自然杂志;1990年07期 |
6 |
肖汉宁;;陶瓷红外辐射材料及其应用[J];中国陶瓷;1992年04期 |
7 |
徐卫林,张保国,石天威,曹俊周,姚穆;纺织纤维集合体与红外辐射──对红外辐射透射、反射、吸收的比较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8 |
徐卫林,张保国,石天威,曹俊周,姚穆;纺织纤维集合体与红外辐射──对红外辐射透射、反射、吸收的比较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9 |
石成利,梁忠友;红外辐射涂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陶瓷工业;2005年04期 |
10 |
任晓辉;张旭东;何文;吴作贵;;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现代技术陶瓷;2007年02期 |
11 |
李瀚宇;胡军岩;伏广伟;;红外辐射织物舒适性能的评价方法[J];纺织导报;2012年09期 |
12 |
景广辉;张艳博;;红外辐射的分析方法及在矿业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
13 |
吉林大学化学系红外辐射材料研究组;分子筛型选择性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Ⅰ)[J];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4期 |
14 |
江受训;冯继尧;彭有道;贾琪光;;远红外辐射烘烤鲜烟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
15 |
董景超;;地面红外辐射土壤测温法在地热异常区的应用[J];辽宁地质;1985年03期 |
16 |
邓尉林;潘儒宗;张兆胜;史历;;堇青石质红外辐射材料的研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
17 |
汤大新,杨钧,王淑华;日本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最新进展[J];物理;1988年11期 |
18 |
潘儒宗;邓尉林;沈淑兰;;莫来石质红外辐射材料的研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
19 |
谭辉玲;特定红外辐射材料的有效性指标[J];化学研究与应用;1989年01期 |
20 |
潘儒宗;蔡中伟;;铬酸镧基材料的结构及其与红外辐射性能的关系[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