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永强;“华北地区花岗质岩石的成因”通过评审[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2 |
赵凤顺;胡平;;虎皮峪条痕状花岗质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J];辽宁地质;1989年04期 |
3 |
谢才富;花岗质微粒交生体的成因及地质意义[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7年03期 |
4 |
于介江;张彦龙;葛文春;杨浩;;三江盆地北缘晚白垩世花岗质岩石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3年02期 |
5 |
方占仁;林强;;冀东太古代花岗质岩石成因组构研究[J];吉林地质;1991年01期 |
6 |
H.Keppler
,汪雄武;氟对花岗质岩石中高场强痕量元素富集的影响[J];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1994年04期 |
7 |
张建超,霍志涛;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分类的计算机自动实现[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3年02期 |
8 |
宋海峰,徐仲元,刘正宏;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石榴混合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5年05期 |
9 |
胡晓燕;毕献武;蔡国盛;陈佑纬;董少花;;金在花岗质熔体中溶解度的初步实验研究[J];矿物学报;2012年01期 |
10 |
沈纪利
,刘家远
,徐淑英;江西两类花岗质岩石熔化实验的初步研究[J];地质与勘探;1984年09期 |
11 |
罗照华;黄忠敏;柯珊;;花岗质岩石的基本问题[J];地质论评;2007年S1期 |
12 |
方占仁;冀东-辽西南太古代花岗质岩石的形成与演化[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
13 |
朱金初,饶冰,熊小林,李福春,张佩华;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岩石的对比和成因思考[J];地球化学;2002年02期 |
14 |
林文蔚,殷秀兰;玲珑花岗质杂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学报;1998年01期 |
15 |
彭松柏,张业明;云开隆起区花岗质岩石同位素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1999年02期 |
16 |
鄢全树;石学法;高晶晶;苏天赟;;南沙地块花岗质岩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信息[J];矿物学报;2012年01期 |
17 |
汪岩;杨晓平;那福超;张广宇;康庄;刘英才;张文龙;毛朝霞;;嫩江-黑河构造带中花岗质糜棱岩的确定及地质意义[J];地质与资源;2013年06期 |
18 |
许保良,陈英功,黄福生,孙渝新;河北省丰宁地区两类碱长花岗质岩石[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9 |
刘敬党,肖荣阁,王翠芝,周红春,费红彩;辽宁大石桥花岗质岩石成因分析及其在硼矿勘查中的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6期 |
20 |
莫柱孙;;以地质填图为基础,开展南岭地区花岗质岩石的研究[J];中国区域地质;1991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