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贝勒库都克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贝勒库都克正长花岗岩体位于东准噶尔贝勒库都克富碱花岗岩带中,该带由正长花岗岩、钠铁闪石花岗岩、钠闪石花岗岩体组成。通过对贝勒库都克正长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306±5 Ma的~(206)pb/~(238)U年龄,表明岩体侵位时代为晚石炭世末。结合前人的年龄数据限定了贝勒库都克富碱花岗岩带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307~290 Ma)。岩石地球化学表明,贝勒库都克正长花岗岩具有富硅、碱、REE、Rb、Th、Ce、Nd、Hf元素,贫Ba、Sr、P、Ti、Eu、Nb、Zr元素,富集轻稀土,强负铕异常,(Ga/Al)×10~4=4~4.1,具有A_2型花岗岩特征。贝勒库都克富碱花岗岩的形成是紧随造山运动之后发生,形成于后碰撞阶段的张性构造环境中。
|
|
|
|
1 |
吴华英;张连昌;陈志广;万博;;内蒙古西拉木伦成矿带库里吐钼(铜)矿区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及含矿性分析[J];岩石学报;2008年04期 |
2 |
王建,李建平,王江海;滇西大理-剑川地区钾玄质岩浆作用:后碰撞走滑拉伸环境岛弧型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J];岩石学报;2003年01期 |
3 |
毛景文;Franco PIRAJNO;张作衡;柴凤梅;杨建民;吴华;陈世平;程松林;张长青;;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海西晚期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主要特点及可能与地幔柱的关系[J];地质学报;2006年07期 |
4 |
陈丽秋;赵忠合;何立新;刘国仁;;新疆玛因鄂博断裂南侧阿热勒托别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2008年02期 |
5 |
罗红玲;吴泰然;赵磊;;华北板块北缘乌梁斯太A型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9年03期 |
6 |
陈石;张元元;郭召杰;;新疆三塘湖盆地后碰撞火山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9年03期 |
7 |
党金花;;北祁连金佛寺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甘肃地质;2011年02期 |
8 |
李延平,林振宏,郑建斌,伊三泉,滕玉红,王岫岩;羌塘盆地燕山早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2期 |
9 |
袁峰;周涛发;杨文平;何立新;范裕;谭绿贵;岳书仓;;新疆萨吾尔地区两类花岗岩Nd、Sr、Pb、O同位素特征[J];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
10 |
孙桂华,李锦轶,高立明,杨天南;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5年04期 |
11 |
周肃,莫宣学,赵志丹,邱瑞照,张双全,郭铁鹰;西藏南部羊应乡后碰撞火山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12期 |
12 |
夏祖春,徐学义,夏林圻,李向民,马中平,王立社;天山石炭-二叠纪后碰撞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J];西北地质;2005年01期 |
13 |
刘俊来,王安建,曹殿华,修群业;三江造山带后碰撞断裂构造带的结构与演化:以新生代剑川—兰坪盆地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2004年04期 |
14 |
娄峰;喻亨祥;;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环境特征初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2期 |
15 |
喻学惠;肖晓牛;杨贵来;莫宣学;曾普胜;王晋璐;;滇西“三江”南段几个花岗岩的锆石SHIR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8年02期 |
16 |
韩宝福,何国琦,王式洸;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底垫作用及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性质[J];中国科学D辑;1999年01期 |
17 |
戚学祥;吴才来;李海兵;;北阿尔金喀孜萨依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5年03期 |
18 |
吴才来;姚尚志;杨经绥;曾令森;陈松永;李海兵;戚学祥;Joseph L. Wooden;Frank K.Mazdab;;北祁连洋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的花岗岩证据[J];中国地质;2006年06期 |
19 |
李玮;高卫;刘淑琴;黎敦朋;李新林;周小康;杜少喜;高小平;;塔里木西南缘和田布雅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新疆地质;2007年03期 |
20 |
李建峰;夏斌;刘立文;徐力峰;何观生;王洪;张玉泉;杨之青;;西藏普兰地区拉昂错蛇绿岩中辉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8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