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零相位校正和子波反褶积

闵成花  
【摘要】:熵,作为描述一个序列有序程度的量,从热力学引入地震处理中,用以描述反射系数的随机程度,并把它作为一种约束条件应用到反褶积技术中。在陆相薄互层地质结构中,地层在局部不能表现出较强的反射值,但在整体上具有强反射界面的特点,在应用最小熵反褶积时,要有强反射界面作为约束。在子波反褶积和零相位校正中,子波相位求取在约束条件下是个最优化问题。本文研究了最小熵反褶积的应用条件,根据陆上地震勘探中子波延迟较短的特点,改进了前人在应用模拟退火法中对子波长度已知的假设,简化了输入条件,在最小熵的约束下完成了零相位校正和子波反褶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杰;;地震反演中子波提取问题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9期
2 段云卿;;匹配滤波与子波整形[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2期
3 张猛;匡斌;孟祥宾;;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及应用[J];油气地球物理;2007年03期
4 王晓华,黄真萍,王云专,赵德斌;频域约束条件下的最小熵反褶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S1期
5 程乾生;一维和多维非高斯线性随机过程的最小熵反褶积[J];中国科学A辑;1990年06期
6 姜伟才,段云卿,王彦春,徐佑平;两步法反褶积在复杂地表地区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4年04期
7 Q. Chcng ,朱海龙;对反射地震信号同时进行子波估计和反褶积[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6年06期
8 王锐;孙成禹;尚新民;;地震资料的有限熵反褶积方法[J];油气地球物理;2005年02期
9 曹孟起,周兴元,王君;统计法同态反褶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S1期
10 易宗富;应用离散富氏变换的反褶积方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11 黄健英;李录明;罗省贤;;基于高阶谱的地震子波估计[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2 马召贵;王尚旭;宋建勇;段中钰;;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的一种改进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5期
13 王彦娟;蔡希玲;;反褶积前滤波相位处理探讨[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14 余日可;岳继光;;子波最小相位对最小平方反褶积效果影响[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2期
15 居兴华;工程地震在浅层分层及寻找小断层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年05期
16 李国发,彭苏萍,高日胜,何兵寿,赵国平;复赛谱域提取混合相位子波的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5年01期
17 于海铖;周小平;;模型子波处理技术在消除地震相位差异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4期
18 刘金俊,王修田,刘怀山;子波零相位化、反褶积与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关系[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04期
19 王锐;孙成禹;尚新民;;有限熵反褶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6期
20 阎赓实;唐小山;;反褶积对地震层位时域比对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芮;李振春;;地震相位校正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明;高静怀;;时频谱拟合反褶积[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磊;韩立国;张显文;;基于子波衰减的Gabor反褶积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吴何珍;孟小红;郭良辉;;盲源反褶积的方法与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毅鹏;王军锋;张振国;刘兴钊;;一种改进的ISAR最小熵相位校正方案[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6 乐友喜;王才经;;适合于任意相位子波的分形反褶积方法[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于永才;王尚旭;戚鹏飞;;基于峰度准则的地震子波相位谱估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衍达;张海云;;一种新的反褶积方法[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邱娜;陈海清;刘怀山;;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方法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六)——空间地球物理环境与国家安全[C];2010年
10 李国发;王万里;;基于相位主值的双谱域地震子波相位估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刚义;复杂地质条件地震多波照明及地震采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思通;矿井巷道地震超前探测三维全波场数值模拟与探测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培杰;地震子波盲提取与非线性反演[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胡杰民;复杂运动目标高分辨雷达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金践波;同轴腔回旋管准光学模式转换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王福海;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范美宁;欧拉反褶积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世青;松辽盆地岩性油气藏相对振幅保持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徐国宾;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在河流动力学领域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3年
10 苏茂鑫;减少吸收衰减影响的高分辨率探地雷达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芮;地震相位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曹孟起;统计法同态反褶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王少水;参数化地震子波模型定阶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夏知伟;地震子波优化提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周新龙;地表一致性处理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6 裴云龙;稀疏约束反褶积及其波阻抗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李大卫;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高阶统计量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刘艳杰;基于高阶谱提取地震子波方法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曹磊;基于Gabor变换的反褶积方法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彭建亮;最优分数阶滤波器设计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冬梅;交互同态反褶积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彭冬梅;高分辨率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3 彭冬梅;AVO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曹莉敏;深海拖缆资料配套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刘冀人;著名地球物理专家王卫华[N];中国石油报;2001年
6 河南 郜振国;双调光蘑菇灯电路与检修[N];电子报;2004年
7 cyf 编译;射频CMOS功率放大器——理论、设计及运行(4)[N];电子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梅 本报通讯员 彭冬梅;万绿枝头一点红[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通讯员 祝宽海;GRISYSV8.0地震处理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成都 高音(摘);如何校正汽车音响系统[N];电子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