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粗糙集和信息熵的入侵检测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吴萍  姜懿庭  
【摘要】:特征选择是从与应用有关的特征集合中选取出满足需要的重要性高的最小特征子集的过程,是入侵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先验知识较少的问题,利用粗糙集中的知识表达系统来描述入侵检测特征集合,并通过计算各个特征的信息熵来确定其相对重要性,最终选择出精简的特征集合,简化了入侵检测训练集合,减少了检测时间并可以有效的提高入侵分类的准确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靳旭玲;余桂贤;徐亚飞;李光平;薛阳;;基于免疫算法和反向传播神经元网络的无线网络入侵检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8期
2 吴剑;;基于特征选择的无监督入侵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6期
3 康世瑜;;基于数据挖掘和特征选择的入侵检测模型[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8期
4 贾娴;刘培玉;公伟;;应用于入侵取证的改进信息增益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1年08期
5 彭滨;;一种基于MAS的入侵检测方法[J];计算机安全;2011年07期
6 ;华北工控网络产品助力入侵检测系统[J];现代制造;2010年06期
7 王娜敏;高艺博;;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1期
8 赵凯;;基于Snor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煤炭技术;2011年09期
9 肖坚;;浅析入侵防御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4期
10 查日强;;入侵检测系统NetDT配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5期
11 孔令治;白茹;;数字校园环境下入侵防御系统的应用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2 高凯;;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3 张前忠;;DFW与入侵检测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8期
14 彭设强;潘浩;;网络安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入侵规则构造浅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6期
15 倪超凡;;浅析蜜罐技术与IDS结合的可行性[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6 余剑;;基于多层支撑矢量机分类算法提取最优抗体集的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17 康向平;李德玉;;一种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粗糙集中的知识获取方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8 彭健;;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分析及改进[J];科技广场;2011年06期
19 赵飒飒;;可视化入侵检测系统分析与设计[J];煤炭技术;2011年09期
20 林秀琴;;一种改进的Snort系统模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丽;王彤;杜振龙;;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流数据最优特征选择[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2 肖健梅;芦晓明;王锡淮;;集装箱起重机防摇系统粗糙集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聂力;王翰虎;;一个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分类规则学习算法[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王旭阳;王彤;李明;;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分类规则挖掘方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5 刘永红;薛青;郑长伟;;基于粗糙集理论的C4ISR评估方法[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明清;陶树平;;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粗糙集[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7 葛丽;傅彦;;粗糙集在科学数据属性约简中的应用[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8 陈楚湘;沈建京;陈冰;尚长兴;王运成;;运用粗糙集理论建立中老年肺炎中医症候诊断标准[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赵荣珍;杨娟;黄显华;;粗糙集理论的故障知识发现及其工程应用模式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顾成杰;张顺颐;刘凯;黄河;;基于粗糙集和禁忌搜索的特征选择方法[A];江苏省电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军;基于粗糙集的相对属性约简算法及决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君华;粗糙集属性约简和聚类算法及其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习贝;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粗糙集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纪霞;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粗糙集理论的扩展研究与应用[D];安徽大学;2010年
5 赵佰亭;混合决策系统的粗集模型及在转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业政;基于粗糙集数据分析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7 丛蓉;作战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目标融合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哈斯巴干;神经网络及其组合算法的遥感数据分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9 韦娜;基于内容图像检索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张颖;基于群集智能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好;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2 缪刘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黎源;基于粗糙集的中文文本分类在邮件过滤中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陈凤其;基于遗传规划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李希勇;基于移动代理机制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0年
6 周彬彬;基于程序行为静态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薛董敏;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张文秀;聚类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生艳;基于模式匹配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刘玉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与防御技术[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长松;需要入侵检测系统的五个理由[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安氏领信入侵检测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3 ;联想网御入侵检测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本报实习生 张鑫;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安全的第三把钥匙[N];经济日报;2002年
5 何军、高国栋、程文静;国内9款入侵检测产品同台亮相[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离子翼;入侵检测系统抵挡恶意攻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刘学习;Linux也有入侵检测系统[N];计算机世界;2001年
8 谭崇畅;捍卫“最后一道防线”[N];网络世界;2002年
9 赵毅;如何选择入侵检测设备[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10 本报特约张昕楠;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