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富氢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周玉弟  万婷婷  张杰  张艳华  崔耀梅  郑曼  崔苏扬  
【摘要】:目的探讨富氢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I-R组、生理盐水组(NS组)、苍术苷组(A组)、富氢液组(H组)和富氢液+苍术苷组(HA组)。以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I-R损伤模型,缺血120min后再灌注。A组和HA组于再灌注前10min行侧脑室注射苍术苷15μl(3×10-5 mmol),NS组和H组侧脑室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其余组不注射生理盐水;H组和HA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富氢液5ml/kg,其余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48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后处死大鼠,取缺血侧顶叶皮层组织,分离细胞线粒体,测定mPTP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再灌注48h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升高,mPTP活性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与I-R组比较,H组和HA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mPTP活性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与H组比较,HA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升高,mPTP活性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结论富氢液通过抑制神经细胞mPTP开放、减少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而减轻大鼠局灶性脑I-R损伤。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姚凤珍;薛荣亮;王宁;何家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与信号转导通路磷酸化p38的表达及相互关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10期
2 万丽;黄焕森;胡春旭;赖永东;莫平;高崇荣;;浅低温联合尼莫地平静脉输注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1、TNF-α、IL-10表达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年06期
3 陈浩;毕竹梅;崔宁;刘捍东;吉中国;;不同时间窗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15期
4 吴春丽;李长清;梁丽贞;;眼镜蛇毒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4期
5 王丽萍;李文献;;缺血后处理与控制性低压灌注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6 殷玉华;贾锋;王宇;高卫真;熊文浩;江基尧;;CIB1-siRN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7 耿志伟;张锦;佟晓燕;刘杰;;对坐骨神经局部温度变化过程中氧自由基的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9年07期
8 周春奎;胡雪峰;赵腾;常明;张海宁;;3-硝基丙酸预处理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神经细胞骨架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9期
9 茅磊;史继新;;抗氧化营养素对啮齿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1期
10 赵春礼;祝元刚;段春礼;鲁玲玲;张凌;杨慧;;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过表达α-突触核蛋白引起的线粒体结构变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11期
11 陈兰兰;孟明;万琪;陈伟贤;;辅酶Q_(10)能有效抑制鱼藤酮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2 贺晓丽;张丹参;杜冠华;;解偶联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年03期
13 徐荣;华咏;钟平;徐启武;高翔;;替尼泊苷和洛莫司汀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机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14 王剑锋;齐珊珊;王永平;钟丽珍;张利;初海鹰;;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线粒体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2期
15 张峰;刘国平;申捷;秦海军;;S-烯丙基别半胱氨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9期
16 庄岳鹏;;PINK1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早发性帕金森氏病[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10期
17 徐荣;华咏;钟平;徐启武;江澄川;高翔;;替尼泊苷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检测指标评估[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年02期
18 黄金莎;郝丽君;熊念;王涛;曹学兵;梁直厚;孙圣刚;;RNA干扰靶向抑制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表达对鱼藤酮所致神经毒性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9年02期
19 陈建;高文祥;高钰琪;黄缄;廖为公;范有明;;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9年S1期
20 李富强;白宏英;娄季宇;曾志磊;;脑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华;赵世光;张建华;张旭;王慧博;郑天虎;于洪伟;汪立刚;陈晓丰;杨光;;X盒结合蛋白1调控胶质瘤细胞氧化应激的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金波;郑帼;卢孝鹏;吴春风;;海人酸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损伤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活性变化[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凤娇;杨静玉;吴春福;杜蕾;赵睿君;;葡萄籽提取物F2对U-87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凤娇;杨静玉;牟艳华;孙宝山;平轶芳;王吉民;卞修武;吴春福;;葡萄籽提取物F2对人恶性胶质瘤U-87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及对其甲酰肽受体(FPR)功能的影响[A];两岸三地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昭文;贾敏;熊念;侯玲玲;张振涛;黄金莎;梁直厚;曹学兵;孙圣刚;王涛;;Dl-3-n-butylphthalide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刘耀华;张旭;陈晓丰;郑秉杰;杨光;于洪伟;郑天虎;汪立刚;赵世光;;X盒结合蛋白1调控胶质瘤细胞氧化应激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郑帼;吴春风;卢孝鹏;;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晟;张晓洁;乐卫东;;新型D2/D3受体激动剂Ropinirole对抗蛋白酶体抑制剂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贾敏;熊念;张昭文;侯玲玲;张振涛;黄金莎;梁直厚;曹学兵;孙圣刚;王涛;;自噬增强剂对鱼藤酮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李长龄;盛国庆;蒲小平;;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展;脑胶质瘤细胞中线粒体DNA突变及Idebenone对U251和C6细胞活性抑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刘宪霜;脑老化与缺血复合损伤神经元凋亡与PACAP干预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3 程葆华;高酮饮食及D-β-羟基丁酸对帕金森病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邢红霞;6-OHDA诱导PC12细胞改变的机制与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模型大鼠的制备[D];郑州大学;2013年
5 姜宁;增龄和预运动训练在小鼠帕金森发病中的作用:线粒体与自噬途径的分子生理学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6 李梅;TIGAR通过增加NADPH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D];苏州大学;2013年
7 高金枝;GCDH沉默和赖氨酸过量对纹状体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焱;白花蛇舌草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及机制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洪坤;线粒体自噬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相关研究以及大蒜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燕;NF-κB/p53信号通路在谷氨酸受体介导的自噬激活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明;mPTP在七氟烷后处理诱导脑保护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陈兰兰;辅酶Q_(10)对鱼藤酮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3 东春阳;鱼藤酮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及其与铁的联合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芳;人参皂甙Rg1对MPP~+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5 刘璐璐;线粒体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参与缺糖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陈龙;红光光子改善HIBD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7 卞艳慧;MiR-183/96/182簇调控胶质瘤细胞中ROS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君;Cathepsin L激活在X射线诱导的U251细胞死亡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东竹;PGC-1α过表达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中的保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10 刘胜利;慢性愤怒应激对大鼠脑老化的影响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