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早期诊断的进展
【摘要】:
<正> 胰腺癌发展迅速,如早期不能作出诊断,则多无法治愈。但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位置深在,很难被一般的临床方法所发现,故早期诊断相当困难。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影像技术和新的生化技术的应用及细胞学检查,使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一、影像诊断方面(一)超声波检查B 超显像属非侵入性检查,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离子辐射,是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因B 超检查可反复进行观察对比,诊断正确率较高。Pollock 等报道,其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6%。Ihse
|
|
|
|
1 |
郑树森;李启勇;梁廷波;;早期诊断的胰腺癌病例分析[A];浙江省第二十次肿瘤防治学术年会暨首届浙江肿瘤学术周论文汇编[C];2006年 |
2 |
郑树森;李启勇;黄东胜;;早期诊断的胰腺癌病例分析[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
3 |
王小玮;高军;任艳;李兆申;金震东;杜奕奇;黄浩杰;顾俊骏;王丽华;;肽核酸钳制PCR检测FNA穿刺物中K-ras突变对胰腺癌诊断的作用[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
4 |
刘丕;陈胡娟;李博;吕农华;;胰腺癌早期诊断及相关因素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
5 |
余中逊;;62例老年人胰腺癌临床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
6 |
韩金祥;崔亚洲;吴坚美;宗美娟;常晓天;鲁艳芹;朱波;潘继红;黄海燕;亓同钢;钟宁;陈彧;田美;周小艳;宋冠华;赵丽;刘骁勇;张登禄;李天亮;;胰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A];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
7 |
张太平;赵玉沛;;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
8 |
王怀禄;孙厚坦;刘俊娥;程瑞萍;付晓燕;郑瑛;常虹;曹敏丽;吕建红;;胰腺癌的B超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
9 |
胡文艳;付玲;骆清铭;;基于非线性显微成像的胰腺癌诊断[A];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10 |
李延光;;浅谈胰腺癌手术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