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011年北极海冰时空变化分析
【摘要】:基于2002年—2011年AMSR-E海冰密集度数据,分析了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海冰外缘线面积每年减小8.28×104km2,下降趋势最快的季节为夏季,下降速度是1979年—2006年的两倍多,而且海冰密集度也在降低。2003年、2004年的冰情相对较重,2007年海冰面积最小。长期冰在2002年—2010年间减少了近30%,减少的区域主要在波弗特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贴夫海、喀拉海以及由这些边缘海向北极方向延伸的北冰洋的广大区域,长期冰减少的地方大部分为季节性海冰增加的地方。海冰面积与年平均气温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减小趋势将会持续。
|
|
|
|
1 |
董波,叶英;北极海冰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关系的初步分析[J];海洋预报;1991年04期 |
2 |
曾晓梅;;北极海冰快速缩减威胁永久冻土层[J];气象科技;2008年04期 |
3 |
叶英,董波;北极海冰与南方涛动的相关分析[J];海洋预报;1992年04期 |
4 |
黄士松,杨修群,谢倩;北极海冰对大气环流与气候影响的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2年06期 |
5 |
武炳义,高登义,黄荣辉;冬春季节北极海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3期 |
6 |
刘剑;;冰海沉船话海冰[J];科学之友(A版);2009年09期 |
7 |
胡增臻,庄丽;北极海冰与埃尔-尼诺[J];海洋预报;1989年03期 |
8 |
汪代维,杨修群;北极海冰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型[J];气象学报;2002年02期 |
9 |
朱艳峰,陈隆勋;北极海冰与ENSO事件在准四年时间尺度上的可能联系[J];大气科学;2003年05期 |
10 |
李俊主;;冰海沉船话海冰[J];飞碟探索;2010年12期 |
11 |
钱步东,范钟秀,彭公炳,周恩济;北极海冰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相互影响及其与El Nino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1994年04期 |
12 |
叶英,董波;北极海冰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J];海洋预报;1995年02期 |
13 |
余志豪,白学志;海冰热力模式及北极海冰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J];海洋预报;1998年02期 |
14 |
于震宇;邢宇航;张志国;;利用热动力模式模拟1979~1998年北极海冰流出量的变化[J];黑龙江气象;2008年04期 |
15 |
黄尚高,杨嘉东,暨卫东,杨绪琳,陈国祥;长江口水体活性硅、氮、磷含量的时空变化及相互关系[J];台湾海峡;1986年02期 |
16 |
杨义新;冯恩民;;海冰热力模式抛物型分布参数系统区域辨识模型及性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7 |
方茸;杨修群;;中国夏季高温与北极海冰的联系特征[J];气象;2009年03期 |
18 |
王庆元;李清泉;王兰宁;;SIS海冰模式中两种盐度参数化方案的差异[J];极地研究;2010年01期 |
19 |
武炳义,黄荣辉,高登义;北极海冰的厚度和面积变化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气象学报;2001年04期 |
20 |
宋洁,孙照渤;一个热动力海冰模式的改进与实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