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电子对抗系统的仿真研究
【摘要】:根据现代高技术海战条件下电子对抗的特点 ,提出了建立电子对抗仿真系统的方法 ,并建立了相关的对抗数学模型和系统结构。该系统为电子对抗装备的设计、相应作战方案的制定以及指挥员电子对抗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
|
|
1 |
周林;娄寿春;陈铁夫;;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ARM的措施及关键技术探讨[J];电子对抗;2001年04期 |
2 |
马东立,郑明强,夏海廷;假目标诱骗对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3 |
易大方;移动通信对抗中的遮盖性干扰技术[J];电讯技术;2003年03期 |
4 |
汤建龙,杨绍全;基于互Wigner-Ville分布的到达角估计[J];电波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5 |
朱燕;赵国庆;;距离目标像欺骗干扰的效果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
6 |
刘己斌,赵惠昌,杨方;几种伪码体制引信的抗侦察性能分析[J];弹道学报;2004年01期 |
7 |
曹玉英,钱光弟,唐华;多雷达信号模拟器的软件设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8 |
安红,孟建,王春丽,李其勤;三坐标雷达对抗仿真系统研究[J];电子对抗技术;2002年01期 |
9 |
刘爱霞,赵国庆;雷达信号包络特征的检测与分析[J];电子对抗技术;2002年03期 |
10 |
王永杰,叶志铨;一种DRFM信号相参性检测方法的改进[J];电子对抗技术;2002年04期 |
|
|
|
|
|
1 |
王宏;一种串并联结构的自适应控制系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6期 |
2 |
赵龙星,李风,刘直;微机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矢量调速系统[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3 |
周兵,龚浦泉,杨玉坚,唐玉华;XFY718液压仿形铣床的动态分析[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
4 |
唐任远,赵健,安跃军,赵丹群;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动态性能的仿真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5 |
陈希平,张炳生;Y7250型螺纹磨床精度控制的计算机仿真[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6 |
尉忠信,黄圣国,陈浩;Petri网理论与柔性制造系统仿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0年10期 |
7 |
纪卓尚,高惠君,聂嘉玉;用仿真优化进行水运系统分析(英文)[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8 |
骆际焕,朱静,黄树槐;气液螺旋压力机液压系统动态仿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S3期 |
9 |
肖雅萍,李发海;自控式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10 |
蒋酂平;航空航天部北京仿真中心[J];中国航天;1991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