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最优特征值在层序界面识别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测井曲线的特点,提取能够描述测井曲线的5个最优特征值,利用特征分级函数进行层界面的识别和旋回界面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深度从下到上,按照旋回界面所限定的层段,依次进行该段地层测井曲线的拟合,对拟合曲线的数学表达式求取其一阶导数,根据其最高阶自变量的系数的正负情况进行测井曲线形态的判断;在形态判断和旋回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结合测井曲线分形特征以及沉积特征的研究,完成层序界面的识别.按照以上步骤,完成了白音查干凹陷达28井腾格尔组层界面、旋回界面、形态的判断以及层序界面的识别,并给出相应的单井层序分析结果.实例表明,利用测井曲线最优特征值能够较好地完成对层序界面的识别,为单井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图2,参8.
|
|
|
|
1 |
李新虎;;测井曲线拐点在测井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6期 |
2 |
文怀军;;应用测井曲线进行含煤岩系的划分与对比[J];中国煤田地质;2007年06期 |
3 |
李新虎;罗杰;刘东;;测井曲线的沉积旋回划分方法及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4 |
隋忠祥;现行理论碳势曲线存在的问题和修正[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88年01期 |
5 |
&刘向军,谭国良,毛裕文,王鉴;蒸气压法测定Cu-Sb合金的活度[J];金属学报;1988年02期 |
6 |
雷尊成;酒泉地区及嘉峪关市水源中~(40)K活度的调查[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89年03期 |
7 |
唱鹤鸣,杜挺,余景生;Fe-V-Ce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研究[J];金属学报;1989年02期 |
8 |
张新华;何玉枝;包于洪;王之昌;;Hg-Pb二元汞齐的高温等渗研究[J];金属学报;1989年04期 |
9 |
陈景坚,朱永懿,杨俊诚,顾八明;磷肥中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积累规律[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0年00期 |
10 |
张圣弼;魏寿昆;王瑞茵;李立曼;;Nb_2O_5-MnO-SiO_2渣中Nb_2O_5和MnO活度的研究[J];金属学报;1990年01期 |
11 |
张鉴;;PbO—SiO_2渣系的作用浓度计算模型[J];过程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
12 |
李兴康,刘四俊,王俭,李文超;由稳定化合物熔化焓提取二元系活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
13 |
唐恺,徐建伦,韩恒馀;由相图计算Si-Ca二元系组元活度值[J];铁合金;1994年04期 |
14 |
张鉴;含共晶体二元金属熔体作用浓度的计算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1994年Z1期 |
15 |
王平,王常珍;La传感器及其在碳饱和铁液与凝固中La活度的研究[J];金属学报;1995年21期 |
16 |
吴贤熙;Al-Si-Fe三元合金各组元活度的计算[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年03期 |
17 |
李春江,金月茹,樊维国,马如维;花岗岩裂隙表面放射性~(125)I活度直接测量[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年02期 |
18 |
曲仕尧,邹增大,王新洪;Ag-Cu-Ti活性钎料热力学分析[J];焊接学报;2003年04期 |
19 |
郭发军,李玲珍,苍大强,宗燕兵,何鹏;电场作用下二元液态合金中溶质活度变化理论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20 |
朱剑兵,赵培坤;利用测井曲线活度划分准层序[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