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活性炭电极材料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
【摘要】:以椰壳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用同步物理-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所得的炭样品用氮吸附法表征,并根据77K时的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了它们的比表面和孔结构参数。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由活性炭电极与KOH电解质构成的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结果显示,在5mA时放电,活性炭比电容最高达到360F/g;在大电流50mA时,比容量仍超过200F/g。同时分析研究了炭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比表面积与比电容关联性不明显;而孔径大小对炭材料的比电容影响很大。在小电流放电时,中孔炭表面对比电容的贡献明显大于微孔炭表面;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由中孔炭表面构成的双电层电容下降显著,而微孔炭表面的双电层电容下降幅度较小。在大电流放电时,孔径在1.5nm~2nm的较大微孔对储存电能起主要作用。
|
|
|
|
1 |
董恩沛,蔡公和;5VDC2.2F双电层电容器[J];电子学报;1984年05期 |
2 |
王如竹,戴巍,周衡翔,吴静怡,贾金平;国产活性炭-甲醇吸附式制冷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1995年02期 |
3 |
王晓峰,孔祥华,刘庆国,解晶莹;新型化学储能器件——电化学电容[J];化学世界;2001年02期 |
4 |
王晓峰,孔祥华;新型氧化镍超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1年05期 |
5 |
;绿色能源锂离子二次电池[J];企业技术开发;2001年12期 |
6 |
王晓峰,王大志,粱吉,刘庆国;实用型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制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7 |
王晓峰,孔祥华,刘庆国,解晶莹;氧化钌/活性炭超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化学特性[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2年03期 |
8 |
王晓峰,王大志,梁吉,孔祥华;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复合电源系统的研制[J];电子学报;2002年08期 |
9 |
王晓峰,孔祥华,刘庆国,解晶莹;氧化镍超电容器及氧化镍表面“准电容”现象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2年05期 |
10 |
王晓峰,王大志,梁吉;氧化钌/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