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中的图形框架效应
【摘要】:决策框架效应作为一种违背不变性原则的非理性偏差,已经得到研究的广泛证实。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中主要由语言描述引发框架效应的限制,从图形表征这一新的视角对图形框架效应做了深入探讨。本研究共包括6个实验,通过操纵选项在不同图形表征版本中物理属性差异的突出性,发现在表达信息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判断和决策的偏好会受到图形表征的影响,即出现了图形框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图形框架效应普遍存在于各种决策情境以及各种图形表征方式中。基于属性替代理论和齐当别原则,我们提出了一种解释图形框架效应内部作用机制的两阶段心理加工模型--图形编辑的齐当别模型(The Graph-edited Equate-to-differentiate Model,GEM)。
|
|
|
|
1 |
李晓明;和平;刘林英;;风险回避行为中的“红色图形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6年03期 |
2 |
周颖;;透过图形看性格[J];少年文艺(阅读前线);2003年04期 |
3 |
吴振云,孙长华,吴志平,许淑莲;对图形想象的年龄差异[J];心理科学;1991年02期 |
4 |
丁锦红,林仲贤;不同复述条件下命名难度对图形记忆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年02期 |
5 |
一点土;涂鸦看个性[J];时代教育;2005年23期 |
6 |
方俐洛,高晶;图形辨别的负荷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0年02期 |
7 |
汤慈美
,刘颖;帕金森病人的图形辨别障碍[J];心理学报;1993年03期 |
8 |
佚名;;随手涂鸦透视你的内心[J];意林;2008年11期 |
9 |
司继伟;陈小凤;徐继红;;不同数学水平儿童的数量估计:图形排列方式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3期 |
10 |
李歆;;图形和色彩张力的心理学解释[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1 |
戴海琦;刘润香;;中学生图形推理认知特征诊断[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
12 |
王沛;张国礼;;图形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启示——以心理学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年03期 |
13 |
代小东;图形加工中的语义效应[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4 |
彭瑞祥
,罗勝德;主客体向不同角度倾斜时的图形再認[J];心理学报;1965年04期 |
15 |
田学红,钟晨音,郑碧波;7~11岁儿童图形辨认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
16 |
彭瑞祥,林仲贤;复杂视觉图形辨认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2年01期 |
17 |
若兮;;画图[J];东方养生;2006年06期 |
18 |
沃建中;李琪;田宏杰;;不同推理水平儿童在图形推理任务中的眼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
19 |
沃建中,张宏;图形推理任务中儿童策略获得的微观发展过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