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清岩沟黑色岩系及镍-钼矿床地球化学
【摘要】:研究清岩沟镍-钼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含矿岩石主量元素以Si,Al,Ca,Mg为主,富含Mo,Ni,Ti,Cu,Pb,Zn,P及碳质等.铂族元素丰度介于地壳和地幔间,稀土元素在各岩石中含量较大,具铕正异常,铈异常不明显,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富集.据氢氧同位素及地质特征,认为成矿流体为遭强烈改造的大气降水,混有变质热液及少量岩浆水.早中期含镍矿化石英脉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11.4℃~444.9℃,成矿温度属中-高温,盐度7.02%~19.21%.辉钼矿与石墨化关系密切,为高温成矿阶段产物.Mo,Ni等成矿元素在沉积期形成后,经区域变质变形,后期强韧-脆性剪切构造作用叠加、改造,在有机质及产生的烃类参与下,Mo,Ni元素发生迁移、沉淀,形成硫化物型镍、钼矿(化)体.
|
|
|
|
1 |
王立社;张复新;郑炜;侯俊富;雷永孝;房波;周燕;韩媛;;北秦岭清岩沟镍-钼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J];地质与勘探;2010年05期 |
2 |
赖绍聪;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超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J];西北地质;1997年03期 |
3 |
田呈明,刘建军,梁英梅,刘永华;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根际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化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9年02期 |
4 |
徐铁良;;“秦岭弧”构造之我见节要[J];地质论评;1948年Z1期 |
5 |
曹支敏,李振岐;中国锈菌新记录(英文)[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6 |
涂怀奎;秦岭地区砂金分布特征与成矿机理[J];黄金地质;1999年02期 |
7 |
刘平,李作华,黄长青;陕西秦岭泥盆系地质成矿环境及找矿[J];岩土工程界;1999年06期 |
8 |
任宝平,李保国,张树义,李明,梁冰;秦岭川金丝猴下地活动的初步调查[J];兽类学报;2000年01期 |
9 |
刘兴昌;陕西省秦岭西部泥石流区域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0年01期 |
10 |
任毅;秦岭种子植物补遗——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的单子叶植物[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4期 |
11 |
张秦伟;秦岭种子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有科属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2 |
邵世才,张本仁,李泽九;秦岭造山带东江口花岗岩体群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构造环境[J];矿产与地质;1991年06期 |
13 |
祁思敬;秦岭泥盆系中铅锌矿床的热水沉积成因[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01期 |
14 |
王志刚,郭子祺,马超飞;多覆盖地区花岗岩接触带及其控矿特征的遥感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1998年02期 |
15 |
曹支敏,李振歧,庄剑云;秦岭的锈菌(续Ⅱ)(英文)[J];菌物系统;2000年03期 |
16 |
王长科,吕宪国,雷明德;秦岭南坡旬河中上游地区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4期 |
17 |
李健超;秦岭地区古代兽类与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4期 |
18 |
于在平,崔海峰;造山运动与秦岭造山[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9 |
王玛丽,李智选,张满祥;秦岭藓类植物分布新纪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20 |
张光超,邱少鹏,卢中正;陕西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土壤侵蚀的遥感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