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跃层浅海声传播问题的解析解及其在水下脉冲声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提出一个基于波数积分理论的解析解,可用于计算包含海面下均匀层、负跃层、海底上方均匀层以及液态均匀海底的负跃层浅海波导中的声场。对声源位于水体不同层中的情况给出详细的推导,给出深度格林函数的解析解,并介绍了如何利用其计算点源和线源这两种情况下的声场.通过一个典型的负跃层浅海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精度,以及处理点源及线源问题的能力.此外,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水下脉冲声传播研究。针对某次实验的实际海洋环境,利用本文方法研究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特点,并与利用射线理论分析得到的相邻脉冲到达时间间隔等理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得到的相邻脉冲到达时间数值结果与理论值高度一致。本方法非常适用于需要大量重复计算声场的情况,如水下脉冲声传播、海底声学参数反演等问题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
|
|
|
1 |
于晓林;骆文于;杨雪峰;张泽众;张雪冬;;负跃层浅海声传播问题的解析解及其在水下脉冲声传播研究中的应用[J];声学学报;2019年05期 |
2 |
吕连港;陈红霞;郭景松;;浅海双跃层脉冲声传播[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
3 |
陈亮;熊学军;李小龙;苏劼;;海洋跃层的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J];海洋科学进展;2016年03期 |
4 |
许兆新;黄晨;王鑫哲;;利用实测数据辅助跃层分析方法研究[J];应用科技;2008年03期 |
5 |
颜文彬;台湾海峡的温度逆跃层[J];台湾海峡;1991年04期 |
6 |
于洪华;东海温跃层特征分析[J];东海海洋;1988年01期 |
7 |
苏育嵩,李凤岐,马鹤来,钱清瑛;东海北部底层冷水及双跃层初析[J];海洋与湖沼;1989年01期 |
8 |
苏育嵩,李凤岐,马鹤来,钱清瑛;济州岛南部海区的双跃层现象[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89年S1期 |
9 |
张旭;张永刚;董楠;张健雪;;声跃层结构变化对深海汇聚区声传播的影响[J];台湾海峡;2011年01期 |
10 |
李培良,戚建华,方欣华;1997年11月南沙群岛调查海区的跃层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2000年01期 |
11 |
李凤岐;;关于跃层上下界的确定[J];海洋科技资料;1981年04期 |
12 |
高飞;潘长明;李胜全;刘玉红;;声跃层控制声线传播弯曲模型的构建[J];海洋测绘;2014年02期 |
13 |
谢骏,胡均川,李玉阳,笪良龙;聚类分析在主跃层识别中的应用[J];声学技术;2003年03期 |
14 |
匡国瑞;密度及跃层分析[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年S1期 |
15 |
匡国瑞;密度及跃层分析[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
16 |
莫军;徐剑锋;王光辉;;中国近海海洋要素最大跃层强度及其对应深度的分布规律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
17 |
潘爱军;郭小钢;许金电;万小芳;吴日升;;南海东北部陆架坡折海域跃层判定探讨[J];热带海洋学报;2006年05期 |
18 |
吴巍,方欣华,吴德星;关于跃层深度确定方法的探讨[J];海洋湖沼通报;2001年02期 |
19 |
朱业,张仁和;负跃层浅海中的脉冲声传播[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96年03期 |
20 |
张林;范培勤;徐国军;;浅海负跃层对声传播影响的仿真研究[J];声学技术;2013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