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探讨
【摘要】:人的可靠性分析是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工程中实现HRA一直是人因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事故序列评估程序技术(asep)的筛选HRA方法,包括事故前和事故后分析。提出工程化HRA的总体框架,包括定性分析,基本数据取值和计算过程。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应用。
|
|
|
|
1 |
闾晨光;浦金云;侯岳;;基于贝叶斯网络的HRA研究在舰船PSA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2 |
赵新文,蔡琦,蔡章生;船用核反应堆概率安全评价的初始事件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4年06期 |
3 |
;美国高放废物罐概率安全评价简介[J];辐射防护;1999年06期 |
4 |
李禾,马静娴;不确定性分析在概率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核动力工程;2002年04期 |
5 |
杨宇,刘晓平,刘萍,吴宜灿;适用于动态概率安全评价的故障树逻辑简化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
6 |
杨红义,徐銤,黄祥瑞;中国实验快堆一级概率安全评价初因事件的确定与分组[J];核科学与工程;2004年03期 |
7 |
戢晓峰;吴其刚;张在龙;;人因可靠性分析在铁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7年02期 |
8 |
高文宇,张力;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CREAM及其应用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2年04期 |
9 |
何旭洪;童节娟;薛大知;;应用PSA方法进行核电站维修风险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0 |
任印翔;余刃;周刚;陈登科;;灰色关联分析在人因失误与根原因关系分析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S1期 |
11 |
阳富强;吴超;汪发松;马树宝;;1998-2008年人因可靠性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9年08期 |
12 |
李亚洲;胡丽琴;袁润;吴宜灿;;概率安全评价软件RiskA中的非逻辑处理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08期 |
13 |
刘海滨;张琴芳;仇永萍;;核电厂内部水淹一级概率安全评价[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S1期 |
14 |
施仲齐;核电厂事故后果的概率安全评价方法学[J];辐射防护;1995年03期 |
15 |
赵新文;PSA 技术在船舶核动力装置 RCMA 中的应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6 |
肖玲梅;于涛;余红星;李喆;汤华鹏;;自适应蒙特卡罗方法计算海水淡化堆非能动系统物理过程失效概率[J];核动力工程;2010年01期 |
17 |
李鹏程;陈国华;张力;戴立操;;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
18 |
施仲齐;核事故后果的概率评价计算机程序CRACBJ[J];核动力工程;1992年01期 |
19 |
张力,黄祥瑞,赵炳全,王遥;秦山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模拟机实验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
20 |
张英振;;AP-1000概率安全评价及其若干相关问题[J];核安全;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