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弹药公约与子弹引信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介绍集束弹药的现状,子弹引信发展技术动态及现状和集束弹药公约对子弹引信的要求,提出了子弹引信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增加火药或电子自毁机构,满足集束弹药公约要求的自毁、自失效、自失能功能,达到1%未爆弹率的要求。
|
|
|
|
1 |
郅斌伟;马宝华;;子母弹子弹药引信自毁技术[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8年01期 |
2 |
赵玉清;中美子弹引信设计思想分析与对比[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1年04期 |
3 |
顾强,安晓红,张亚;子母弹子弹引信技术分析[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4 |
傅文杰,高敏,李彦学,刘淑肖,曹营军;子母弹子弹引信爆炸物处理安全性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5 |
王军波,李彦学;相似产品法在某子母弹子弹引信可靠贮存寿命预计中的应用[J];制导与引信;1995年03期 |
6 |
田荣录;子弹引信自毁(自炸)技术研讨[J];探测与控制学报;1991年03期 |
7 |
孙耀琪;程石;;某型炮兵子母弹子弹引信安全性分析[J];国防技术基础;2007年10期 |
8 |
傅文洁;高敏;刘淑肖;;子弹引信爆炸物处理安全性探讨[J];兵工安全技术;1998年06期 |
9 |
姜仁元;子母弹子弹引信自毁技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10 |
孙宜亮;田发林;孙耀琪;孙双喜;;子母弹子弹飞行稳定性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9年12期 |
11 |
王华,宋丽萍;具有气动延期特性的发火机构及其设计规律[J];兵工学报;1997年04期 |
12 |
顾强;安晓红;;子母弹子弹引信转子改进设计[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3 |
朱秋红;张合;;基于GPS定位和伪码测距的子母弹子弹引信测高算法[J];弹道学报;2010年02期 |
14 |
程洪涛;张敬慧;吕剑;;某型弹载侦察系统自毁技术[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12期 |
15 |
章克;浅谈“846”表演中外国某公司子弹引信[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9年01期 |
16 |
王雨时
,曹纯柱
,王尔林;国外子弹引信自毁技术的发展[J];探测与控制学报;1991年04期 |
17 |
周员升;浅谈反坦克子母弹子弹引信的设计[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8年02期 |
18 |
屈江贵;武俊华;;一种攻击机场、港口的有效方法及其引信实现的可行性[J];制导与引信;1993年03期 |
19 |
卢向红,谭惠民;具有延期解除保险功能的子弹引信安全系统差动轮系动态特性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0年02期 |
20 |
孙耀琪,袁佑平
,孙宜亮;迫击炮子母弹子弹发火率问题探讨[J];国防技术基础;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