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板探测器
【摘要】:正 几年前,日本富士胶卷公司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可擦除并可重复使用的X射线成像板.这种成像板是用柔性塑料制成,约0.5mm厚,上面涂有光致激发磷光晶体(BaFBr:Eu~(2+))粉末.这种粉末与某种有机粘合剂掺在一起,较易粘在塑料板上,粉末涂层的典型厚度为150μm.当用X射线、紫外光、电子束或质子束照射成像板(光致激发磷光晶体)时,它能从照射中吸收部分能量并贮存起来;再用可见光或红外射线照射,它就会发光,其发光强度与所吸收的射线能量成正比.这种现象通常叫做光致激发发光(PSL).近来,在X射线衍射和自动照相术实验中,研究人员用这种成像板探测器,对X射线的强度进行了定量测量.实验表明:成像板比普通的X射线胶片效果好得多.在其他X射线探测器(如X射线电视摄像机、固体成像装置及气体电离型面积探测器)中也有着极强的竞争力.
|
|
|
|
1 |
骆志平;C. Suzuki;T. Kosako;马吉增;;成像板对X射线的能量响应[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7期 |
2 |
陈中军,吴忠华,孙明华,陈兴,蔡泉,杨世顺;用于同步辐射光源的成像板粉末衍射系统[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3期 |
3 |
于润升,王宝义,魏龙,刘鹏;用成像板探测正电子[J];核技术;2000年06期 |
4 |
杨蕊;;DR能否完全替代CR?[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6年04期 |
5 |
何春珊;尹庆华;;柯达CR800成像板读出装置漏光的维修[J];医学信息;2007年05期 |
6 |
邱睿,李君利,邹士亚;星载核爆X射线探测技术进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5年06期 |
7 |
闫斌;何喜梅;吴童生;王志惠;李生平;;GIS设备X射线可视化检测技术[J];中国电力;2010年07期 |
8 |
于长海,赵世诚,王黎君;MCP在激光等离子体诊断中的应用[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3年04期 |
9 |
陈香存;李锐鹏;刘科;吴利徽;盛六四;潘国强;;基于NSRL衍射和散射站的单次反射毛细管聚焦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09期 |
10 |
李立涛;丛鹏;;X光机冷轧钢板测厚仪的散射校正[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8期 |
11 |
徐品;陈元柏;赵书俊;王小胡;赵豫斌;章红宇;;基于VME机箱多丝正比室电子学性能测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04期 |
12 |
丁训良,梁炜,颜一鸣;使用X光透镜的XRF谱仪的研究进展[J];核技术;1996年03期 |
13 |
杨治虎;陈熙萌;杜树斌;张小安;赵永涛;张艳萍;崔莹;张红强;徐徐;邵剑雄;王立;肖国青;;高电荷态离子Ar~(13+)轰击Mo金属表面形成靶原子X射线谱测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
14 |
周日峰;王珏;韩忠;;X射线工业CT散射修正[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04期 |
15 |
张蓓菁;Rigaku353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维修与改造[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1994年05期 |
16 |
卢芳;成泰民;;中子散射及其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7 |
武杰;陈家璧;张学龙;程静海;;基于微焦点X射线源的相位衬度成像实验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0年07期 |
18 |
李景文,周书华,胡爱东,曾宪堂,田炜;2.10 Ni~(+5)离子轰击Cu和Zn靶K_α和K_βX射线的能移和展宽[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
19 |
刘欣悦;数字X射线放射照相平板探测器[J];光机电信息;1998年11期 |
20 |
王本;多层面螺旋CT的技术发展走势[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