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摘要】:要发展分形理论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就必须加强对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研究。文中对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概念、意义、内容、方法和一般步骤作一概略论述。同时,对分形概念的拓广、分维求法及意义、幂律问题、分数布朗运动、方位分维估值法等问题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
|
|
|
1 |
于晓秋,葛家麒,李春艳,仪秀琴;经济系统的分形特征及实证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2 |
邬光辉,李建军,杨栓荣,高辉,彭轼,曹淑玲;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裂缝与断裂的分形特征[J];地质科学;2002年S1期 |
3 |
鲁红英,肖思和,何建军,邓林;三维地震资料储层参数建模方法研究──分形协同克里格法[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4 |
叶含春,陈国新,涂昭荣;松散介质渗透系数研究进展[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5 |
万丽;王庆飞;高帮飞;王颖;周应华;徐浩;;成矿预测数据统计方法[J];现代地质;2005年04期 |
|
|
|
|
|
1 |
张征,赵俊琳,王红旗,陈家军;水环境污染物迁移参数空间变异性分析原理与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2 |
胡小荣;变异函数球状模型的拟合研究[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
3 |
杨润海,沈秋伟,杨培安;分形方法在揭示基底控岩控矿条件方面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01期 |
4 |
孟宪伟,杜德文;二级套合结构实验变差函数的几何拟合[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5 |
洪梅,赵勇胜,张博;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4期 |
6 |
杨进辉,周美玲,马力;河北平泉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群高于庄组风暴浊积岩及其分形特征[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7 |
申维;成矿预测中的分形模型分维数估计的新方法[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8 |
陈奇,李广诚;南水北调西线隧洞工程地质勘察评价方法讨论[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9 |
鲁红英,肖思和,何建军,邓林;三维地震资料储层参数建模方法研究──分形协同克里格法[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10 |
夏庆霖,张寿庭,赵鹏大,金友渔;幂律度与成矿预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
|
|
|
|
1 |
李惠芬,蒋向前,李柱;三维表面功能评定技术发展综述[J];工具技术;2002年02期 |
2 |
李伯奎,刘远伟;表面粗糙度理论发展研究[J];工具技术;2004年01期 |
3 |
王美荣,金志琳;分形理论及其应用[J];菏泽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4 |
陈庆虎,谢峰,谢铁邦,李柱;小波滤波的频率结构分析及其在表面形貌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5 |
汪慰军,吴昭同,陈历喜,曹麟祥;二维表面粗糙度的分形模拟与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06期 |
6 |
王安良,杨春信;评价机械加工表面形貌的小波变换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08期 |
7 |
任露泉,徐德生,邱小明,赵宇光;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层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
8 |
于法稳;分形理论与非线性经济系统[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9 |
彭瑞东,谢和平,鞠杨;二维数字图像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10 |
靳宏磊,张振华,李立源,陈维南,王兴松;基于纹理分析的表面粗糙度等级识别[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年07期 |
|
|
|
|
|
1 |
孟宪国,赵鹏大;地质数据的分形结构[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2 |
赵鹏大,池顺都;初论地质异常[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3 |
孟宪国,周有武,林碧英;方位—分维估值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4 |
黄立基,丁菊仁;多标度分形理论及进展[J];物理学进展;199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