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施嘉璠;茶园种植密度的选择[J];福建茶叶;1998年04期 |
2 |
李伶俐,谢德义,马宗斌,林同保,杜远仿,张东林,李志敏,台国琴;麦后直播短季棉不同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3 |
李家庆;;作物种植密度的图算求法[J];农业科技通讯;1980年06期 |
4 |
柏新付;高肥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5 |
陈石品;脱毒甘薯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J];江西农业科技;2000年05期 |
6 |
丁磊,唐伟,王书勤,徐起斌,韩桂琴,戴永发;种植密度对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2期 |
7 |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关于棉花种植密度[J];河北农业科技;2006年04期 |
8 |
陈慧贞;灌溉棉田的最适种植密度[J];世界农业;1984年09期 |
9 |
G.C.Iyer;魏美庆;;胶树新的植距设计初报[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87年01期 |
10 |
方复初;;茶园种植密度议[J];广东茶业;1988年Z1期 |
11 |
齐延芳,许方佐,周柱华,邢燕菊,徐立华,邱登林;种植密度对玉米鲁原单22光合作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4年01期 |
12 |
龚得明;;夏植蔗“福引79—8”不同种植密度试验[J];甘蔗糖业;1990年02期 |
13 |
李国兴,张沛明,王世芳;玉米应合理增加种植密度[J];吉林农业;2005年04期 |
14 |
周桂生;于建平;陈刚;杨万玉;许高平;;关于长江流域棉花适宜种植密度的思考[J];中国棉花;2007年05期 |
15 |
刘雪芬;刘小玲;陈琼;张云云;;术栽种植密度对白术产量的影响[J];温州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
16 |
李凤瑞;史加亮;杨秀凤;;杂交棉滨职棉1号最适种植密度研究[J];中国棉花;2009年11期 |
17 |
张业纶;;尼日利亚油棕的最适种植密度[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81年03期 |
18 |
李碧秋,陈宝源,郭发华,朱少流;杂交玉米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1998年01期 |
19 |
张吉旺,王空军,胡昌浩,董树亭;种植密度对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杂粮作物;2000年05期 |
20 |
王少先,李再军,王雪云,夏石头,王勇,匡逢春,萧浪涛,周冀衡;不同烟草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