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原控制器控制下自主运动时出现的不稳定状况,将模糊控制策略引入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中.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控制方法,设计了由速度误差率和速度误差变化率为控制系统的输入,移动机器人电机输出功率为控制系统的输出的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逻辑控制器.通过仿真对比不同控制器所产生的移动机器人速度变化曲线,当移动机器人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对于原始控制器,PID控制器和模糊逻辑控制器速度变化的幅度分别为+26%,+13%,+4%.模糊逻辑控制器在处理外界干扰时在快速性和灵敏性上明显优于PID控制器和原始控制器,采用这种控制方法对移动机器人的驱动电机输出参数实现了模糊控制,达到了预期的工作性能要求.
|
|
|
|
1 |
赵海良;;直流斩波机车恒流模糊控制规则化方法[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
2 |
李仁骏;;论模糊逻辑[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
3 |
唐双波;仲华;何煜;陈芝久;;蒸发器过热度的模糊PID自适应控制[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4 |
田劲松;吴林;戴明;;弧焊机器人系统的编程分析及其数学建模[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
5 |
常成华;贾利民;徐宁寿;;列车运行过程的模糊控制[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
6 |
方康玲;姚磊;;注塑机料筒温度系统的模糊加权解耦控制[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
7 |
傅成华;柏建国;;模糊控制表与PID组合的一种新颖方法[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
8 |
王晶;蔡自兴;;利用模糊联想神经网络实现的自组织模糊控制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
9 |
张振东;耿昕;杜朝晖;;模糊PID控制[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
10 |
王艳红;杨宏;孙茂相;袁曾任;;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环境中的运动规划[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