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的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和航空重力梯度测量系统
【摘要】:较详细地描述了2个航空重力测量系统:一个系统由俄罗斯科学家设计、制造并进行飞行试验,命名为GT-1A;另一个系统由加拿大山德尔地球物理公司研制,命名为AIRG rav。这2个系统都利用惯性稳定平台,适用于地质调查和普查油气和其他矿产。此外,简略地评论了航空重力梯度测量系统,如Falcon,A irFTG,GEDEXTM和ARKeX-EGGTM。
|
|
|
|
1 |
吴俊伟,黄德鸣;静电陀螺监控器在静基座上的误差方程及误差分析[J];船舶工程;1999年01期 |
2 |
杨艳娟;金志华;田蔚风;;船用静电陀螺导航仪误差分析[J];船舶工程;2006年04期 |
3 |
许惠平,Haagmans R H N,Bruijne AJ Tde,刘万崧;地球重力模型及中国大陆重力场的计算[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4 |
滕吉文;刘建明;刘财;姚敬金;韩立国;张永谦;;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探查与东北战略后备基地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4期 |
5 |
滕吉文;田有;刘财;韩立国;;中国双相沉积盆地、古老结晶基底与东北地区深层潜在油气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4期 |
6 |
谢军,黄建业;航空重力测量的滤波处理及最佳波长分辨率的探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
7 |
彭富清,张瑞华,石磐,夏哲仁,程芦颖;利用卫星测高空间技术建立数字化海洋[J];测绘工程;2003年01期 |
8 |
潘雄,孙海燕;最小二乘配置模型的参数估计[J];测绘工程;2004年02期 |
9 |
文汉江;最小二乘配置法中局部协方差函数的计算[J];测绘科学;2000年03期 |
10 |
章传银,瞿锋;我国重力卫星、海洋二号卫星任务与大地测量基准框架之间的互动关系[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
|
|
|
|
|
1 |
管志宁
,郝天珧
,姚长利;21世纪重力与磁法勘探的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2期 |
2 |
张赤军;地壳对不同波长地形在重力场中的响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2期 |
3 |
孙中苗,夏哲仁,石磐,王兴涛,肖云,李迎春;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滤波与处理[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1期 |
4 |
孙中苗,夏哲仁,石磐;航空重力测量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3期 |
5 |
许厚泽,张赤军;我国大地重力学和固体潮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S1期 |
6 |
李斐,刘崇兵;物理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正常重力场的同源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6期 |
7 |
王勇,张为民,詹金刚,郝兴华,王虎彪,许厚泽;重复绝对重力测量观测的滇西地区和拉萨点的重力变化及其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
8 |
张昌达;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重力测量——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介[J];地质科技情报;2001年04期 |
9 |
孙中苗,夏哲仁;航空重力测量中低通滤波器参数的优选[J];测绘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0 |
张昌达;利用原子干涉仪测量重力加速度[J];物探与化探;2000年05期 |
|
|
|
|
|
1 |
孙中苗,石磐,夏哲仁,李迎春;航空重力仪的动态检测[J];测绘通报;2001年10期 |
2 |
张善言,周东明,宗杰,方明,王建弟,申建华,周百力,缪红;航空重力仪的试验[J];地球物理学报;1990年01期 |
3 |
夏哲仁;孙中苗;;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及其应用[J];测绘科学;2006年06期 |
4 |
王静波;熊盛青;周锡华;郭志宏;;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研究进展[J];物探与化探;2009年04期 |
5 |
孙中苗;李迎春;翟振和;;LaCoste & Romberg航空重力仪的零点漂移[J];测绘通报;2009年11期 |
6 |
孙中苗;夏哲仁;李迎春;;LaCoste & Romberg航空重力仪的交叉耦合改正[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10期 |
7 |
孙中苗;夏哲仁;李迎春;王兴涛;;L&R航空重力仪的水平加速度改正[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年04期 |
8 |
孙中苗;夏哲仁;王兴涛;李迎春;;LaCoste&Romberg航空重力仪K因子的动态标定及其特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
9 |
孙中苗;李迎春;张松堂;王应建;;LaCoste&Romberg航空重力仪的格值标定[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2期 |
10 |
王静波;熊盛青;郭志宏;周锡华;;航空重力异常估计方法研究[J];物探与化探;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