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多川;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2 |
邢晓科,郭顺星;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生化研究进展[J];菌物系统;2002年01期 |
3 |
魏毅,潘洪玉,张传云,李多川,张世宏;菌寄生真菌粉红聚端孢s24的Trichothecin(TCN)纯化和抗菌活性[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4 |
张成省,李多川,孔凡玉;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凝集素的纯化与特性研究(英文)[J];植物病理学报;2005年02期 |
5 |
庄文颖;浅谈菌生真菌[J];微生物学通报;1991年01期 |
6 |
刘连盟;张亚波;李安娜;李多川;;纤细齿梗孢丝氨酸蛋白酶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和表达[J];中国生物防治;2010年03期 |
7 |
马晶;图力古尔;;伞菌霉(Spinellus fusiger)形态学观察(英文)[J];菌物研究;2008年01期 |
8 |
林超,孙辉,王瑞宾,杨金奎,黄晓玮,张克勤;菌寄生真菌的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2005年01期 |
9 |
赵培宝;任爱芝;李多川;;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FUS3/KSS1类MAPK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01期 |
10 |
;调节微气象,防病新途径——成膜物(单分子膜)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81年04期 |
11 |
于汉寿,吴汉章,杨冰;壳聚糖抑制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年03期 |
12 |
邓永鸿;;Koppers/DNAP两公司联合发展植物病害诊断技术[J];生物技术通报;1986年01期 |
13 |
张玉芬,李煜昶;某些无机盐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
14 |
罗卫红;徐志宏;庞振潮;;农田微气象模拟在植物病害定量化测报中的应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气象;1992年01期 |
15 |
喻大昭,叶志华,王少南;生物资源在减轻植物病害中的作用、潜力及其利用对策[J];灾害学;2000年01期 |
16 |
石晶盈;陈维信;刘爱媛;;植物内生菌及其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年07期 |
17 |
刘春元;刘建华;邢小萍;;谈植病实验教学标本的建设和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6年02期 |
18 |
韦石泉;;生物防治植物病害概述[J];微生物学杂志;1983年03期 |
19 |
李淼,檀根甲,周冬生,丁克坚,张成林,高智谋,吴芳芳;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J];植物保护;2003年01期 |
20 |
崔迪,王继华,陈捷,王海洋,赵阳国;链格孢属真菌对农作物的危害[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