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质酶研究历史和发展前景
【摘要】:正 几丁质(Chitin)又称甲壳素或甲壳质,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生物多聚物,自然界每年生成的几丁质约有一百亿吨,在天然聚合物中几丁质的贮量占第二位,仅次于纤维素。几丁质是构成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同时也大
|
|
|
|
1 |
杨从发,王淑军,陈静,沙战鲁,张华;甲壳素水解酶产生菌的分离选育[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2 |
东丽;李杰;朱延明;;抗真菌、抗渗透胁迫基因多价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对黄瓜遗传转化的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03期 |
3 |
贾小霞;张金文;王汉宁;吴文俊;;Chi-linker-Glu融合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相关鉴定[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4 |
史娟;李建设;;枯萎病菌诱导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与寄主抗病性的关系[J];农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
5 |
王丰;云兴福;李蕾;;机械损伤对黄瓜幼苗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6 |
闫海洋;吴海燕;李锋;李根;金荣德;王淑萍;;几丁质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J];吉林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
7 |
李智盈,韩宝芹,贾志良,戴继勋;海洋弧菌Z010 产生几丁质酶的发酵条件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8 |
黄瑾,校现周;乙烯利和乙烯刺激对橡胶树胶乳中几丁质酶活性和胶乳产量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3年04期 |
9 |
黄瑾,校现周,金志强;橡胶树胶乳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品种差异[J];热带作物学报;2004年01期 |
10 |
杨家惠,杨志荣,朱文,刘世贵;一株产生几丁质酶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
|
|
|
|
|
1 |
陈崇顺;朱雪峰;郁志芳;;蔬菜植物几丁质酶最新研究评述[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
|
|
|
|
|
1 |
魏福祥,韩菊;葡萄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1年02期 |
2 |
徐永斌;张淑荣;刘春巧;张鹏;;发酵透明质酸蛋白脱除方法的比较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8期 |
3 |
姜华武,王琳;大蒜鳞茎休眠解除后的生理生化变化[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4 |
曾舟华;徐振强;曾昆;;薯渣膨化免煮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
5 |
田国政;酒曲根霉糖化性质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6 |
倪红,陈云,梁艳,陈怀新;桑蚕蛹皮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显微结构的表征[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7 |
倪红,杨艳燕,陈怀新;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8 |
吴越;李彦;;对高甲氧基果胶凝胶特性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9 |
陈盛;钱伟;罗志敏;佘晨兴;马秀玲;;酸性多糖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纯化与分析[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12期 |
10 |
许尧兴,叶玲玲,许少春,钱玉英,薛玉中;酶技术在栽培食用菌废弃物二次利用中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年03期 |
|
|
|
|
|
1 |
张表,赵晓瑜,乔环宇;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几丁质酶基因克隆的筛选及序列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2 |
陈香;蒋立建;韩刚;韩冲;;紫外线诱变提高细菌产纤维素酶活力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年02期 |
3 |
陈云;除草剂草甘膦的性质和应用[J];湖北化工;1995年02期 |
4 |
赵和;几丁质酶与植物抗病[J];河北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5 |
刘海燕;丁存宝;贾长虹;张秀军;;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
6 |
马玉敏,孙海伟,李冬梅,张陆,邢爱英;花椒病害防治技术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
7 |
及华,张海新;梨矮化砧木选育及离休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
8 |
林艳,王春荣,毕君;石家庄市仙客来产业化生产概况[J];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
9 |
郭润芳,史宝胜,高宝嘉,高克祥,尹家凤;木霉菌在植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1年03期 |
10 |
贺成林,李云;杨树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04年01期 |
|
|
|
|
|
1 |
欧阳波,李汉霞,叶志彪;转双价水解酶基因番茄植株对枯萎病抗性的提高(英文)[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年03期 |
2 |
杨仲毅,王兰岚,刘志岩,张铁汉,刘桂珍,陈正华;利用微束激光穿刺法将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1998年01期 |
3 |
王旭宁;;转基因植物可成为经济效益高的rDNA药物生产者吗?[J];生物技术通报;1990年10期 |
4 |
Gen Ooms;阎培生;王敏;;转基因植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展望[J];世界科学;1992年09期 |
5 |
王颖;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一种新思考[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1期 |
6 |
;转基因植物[J];生物技术通报;1997年04期 |
7 |
姚建仁,邵向东,郑永权;生物工程对农药工业的挑战[J];科技导报;1999年07期 |
8 |
王锡华,张峰,赵遵田;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山东科学;1999年02期 |
9 |
郭丽华,徐庆;福兮?祸兮?转基因植物[J];知识就是力量;1999年12期 |
10 |
施曼玲;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