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新疆寒武纪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

钱逸  冯伟民  李国祥  杨爱华  冯曼  赵鑫  肖兵  
【摘要】:作者系统描述了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10属10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3个老种和4个未定种,它们是Shabaktiella multiformis sp . nov .,Ilsanella acuta sp . nov .,Xianfengella yuertusiensis sp .nov .,Parcaconus xinjiangensis , Protostenotheca xinjiangensis , Aldanella attlebo-rensis , Obtusoconus sp .,Yochelcionella sp .,Bemella sp .和Mellopegma sp .。上述10个属种基本上代表了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的面貌特征。文中介绍了本研究区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在国际学术界的意见分歧后,重申了以壳的对称性和有无肌痕确定纲级界线的最佳分类原则,提出了应用壳型划分目级分类单元和口缘形状、壳顶与口缘的相对位置划分科级分类单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不能接受把所有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通常被归入单板纲的做法,因为寒武纪早期一些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不一定符合单板纲的真实含义。文中还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建立的始单板纲(Eomonoplacophora)( Missarzhevsky ,1989) ,太阳女神螺纲( Helcionelloida) ,背壳肌纲(Tergomya)(Peel ,1991a ,b)和似腹足纲(Paragastropoda)(Linsley Kier ,1984)等纲级的新概念。还有一些早期软体动物专家将许多单板状(包括帽状和螺旋状)化石归入单板纲(Runnegar et al .,1976 ,1985) ,而另有一些中青年软体动物专家继承传统理念,将它们归入了腹足纲(Parkhaev in Alexander et al .,2001)。钱逸和本格森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成了五大形态类别,未确定科级以上分类单元名称( Qian Bengtson,1989)。总之,目前纲级分类单元界线不清,目级以下分类单元十分混乱,在没有全面清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百余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单元之前,是难以统一本文研究的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我们认为在确定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演化谱系关系时,不是利用理论前提,而是在不间断的剖面上对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进行逐层采集并对其构造要素的详细研究,才能使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新分类系统发生错误的几率最小。文中还归纳和总结了本研究区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群面貌的六大特点,其中二点最重要:1)该动物群与梅树村期微软体动物群的面貌有明显的差别,它缺失了梅树村期微软体动物群中最原始、最特征、最丰富的类群,如笠帽状的马哈螺类化石Maikhanella, Purella等和螺旋状的始旋螺类化石Archaeospira等。但是该动物群面貌却与邻区的哈萨克斯坦Atdabanian期的微软体动物和我国峡区西蒿坪动物群面貌接近,出现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属种,如Shabaktiella,Mellopegma,Aldanella,Yochelcionella等。2)该动物群共生有全球分布的相当于筇竹寺期的标准化石,如原牙形类Gapparodus,Amphigeisina,Hagionella等,有口唇并有背腹分异和复杂口盖的软舌螺类Microconus,Pachytheca等,具有肉茎孔和铰合面的有铰腕足类和像Obolus那样的原始无铰腕足类,有各种形态类型的金臂虫Dabashanella,Liangshanella等,还有可疑的三叶虫颊刺等。上述信息足以说明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地层时代应属筇竹寺期而非梅树村期,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有关玉尔吐斯组时代归属的争议。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群的研究,再次证实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期间,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与小壳动物群一起经历了三次大发展和三次大绝灭事件。这在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早期演化史上均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慧花;郑哲民;;中国驼背蚱属的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直翅目:枝背蚱科)(英文)[J];昆虫学报;2011年07期
2 陈勇;谢丽霞;梁文琴;杨茂发;;罗甲螨科分类研究进展(蜱螨亚纲∶甲螨目∶罗甲螨总科)[J];四川动物;2011年04期
3 郑哲民;欧晓红;;拟科蚱属的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短翼蚱科)[J];昆虫学报;2011年07期
4 杜新宇;成晓;;中国特有蕨属扇蕨属(水龙骨科)的系统学研究[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年03期
5 胡刚;;我国黑叶猴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J];大自然;2011年04期
6 吴晋元;职晓阳;唐蜀昆;李文均;;艾丁湖盐碱环境分离菌株特异性多重PCR快速鉴定[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3期
7 易力;押辉远;李迪;张祥胜;;几株石油烃降解菌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8 汪玉如;汪志如;涂翔宇;吕霞;;棕黑锦蛇的研究概况及保护问题[J];蛇志;2011年0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大成;王永生;张大方;肖健;王哲;;龟板的分类学和药材鉴定研究[A];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古满启介;山口敦子;;有明海にぉけるフカエィ属鱼类の分类学的检讨[A];中国海洋湖沼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朱元鼎教授诞辰110周年庆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吴玉环;高谦;;中国全萼苔科的分类学[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D.K.Singh;;短角苔属的分类学概念(英文)[A];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stematic Lichenology & Bryology[C];2010年
5 沈炎彬;;介甲类卵粒形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王有智;;子囊菌黑陷球壳属的专著性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丁兰平;栾日孝;黄冰心;;中国海洋绿藻科恩藻科Kornmanniaceae(石莼目Ulvales)的分类学[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尚富德;;对《植物系统分类学》教学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杨昌友;李楠;;新疆锦鸡儿属分类学系统摘要[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10 徐霞峰;甘武;欧阳珊;吴小平;;长江中游部分地区肋蜷科(Pleuroceridae)分类及生物学研究[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庆;地黄属分类学与系统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春香;中国露螽亚科(直翅目:螽斯总科:螽斯科)的系统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侯学良;中国番荔枝科植物分类学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安建梅;中国海鳃虱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的分类学及动物地理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5 黄建华;湖南省蚁科昆虫(膜翅目)的区系和分类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陈咏霞;我国鳅属及其邻近属鱼类的分类学整理和分子进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7 顾泽茂;鱼类锥虫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8 王莹;中国中生代晚期古蝉科昆虫化石研究(同翅目:蝉亚目)[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建东;中国中生代晚期蜉蝣目化石研究及水生昆虫群落演替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嘉平;树木溃疡病菌—葡萄座腔菌属及相关真菌系统分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光斌;斑痣盘菌科若干类群的表型性状分类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2 付岗;广西北部地区腐霉种类及生态分布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林玉成;贵州钩虾属(Gammarus)分类学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分析(甲壳纲:端足目:钩虾亚目:钩虾科)[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强;中国海蓝子鱼科Family Siganidae分类和动物地理学特点[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5 王金宝;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6 徐海燕;中国帕米尔高原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7 于囡囡;中国山东委陵菜属植物系统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占东;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和针叶树生散斑壳属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9 通嘎拉;蒙古高原狭盲蝽族(Stenodemini Laporte)昆虫分类学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薛峰;暗色丝孢真菌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葡柄霉属(Stemphylium)及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亚新;谁是谁的亲戚[N];科技日报;2002年
2 卞晨光 刘霞;地球上共有874万个生物物种[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峰;银杏在演化中有“迟滞”现象[N];科技日报;2003年
4 记者  王俊鸣;全球生物正因气候变暖加速消亡[N];科技日报;2006年
5 范南虹;海南孔雀雉是中国特有种[N];海南日报;2008年
6 张荣大 吕福明;海绵动物分类研究后继乏人[N];中国海洋报;2004年
7 陈超 苏文拔;鹦哥岭树蛙被确定为新种[N];海南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平阳 实习生 王琨;陕西专家发现世界蝴蝶新种[N];西安日报;2006年
9 陈占举;栾川山间,金裳凤蝶飞舞[N];洛阳日报;2007年
10 陶世安;我科学家发现早白垩世银杏化石[N];中国矿业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