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占梅;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1)—弱非局域篇[J];激光杂志;2005年03期 |
2 |
谢贵;陈光高;;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研究进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
3 |
黄毅,郭旗;强非局域克尔介质中光束传输的变分问题[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5期 |
4 |
谢贵;;非局域空间光孤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6期 |
5 |
郭旗,许超彬;偏离束腰入射对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高斯光束演化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4年09期 |
6 |
寿倩;;基于空间光孤子的温度传感器原理[J];硅谷;2011年15期 |
7 |
寿倩;;非局域空间光孤子临界功率的确定[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8期 |
8 |
刘劲松,徐军,周翔;闭路光伏明空间光孤子的自偏转特性(英文)[J];激光技术;1999年04期 |
9 |
吉选芒,聂合贤,王金来,刘劲松,安毓英;加偏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J];光子学报;2003年09期 |
10 |
陈粟宋;;强非局域介质中的二维自相似孤子波[J];光学学报;2009年06期 |
11 |
侯春风,姜永远,唐任敏,袁保红,孙秀冬;e-偏振非相干均匀背景光照射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的开路空间亮孤子(英文)[J];光电子.激光;2001年04期 |
12 |
张科军,林晓东,唐永林,陈建国,李大义;势函数分析高斯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传输[J];激光技术;2001年03期 |
13 |
戴翠霞,刘立人,刘德安;光折变空间光孤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09期 |
14 |
李高翔,彭金生,周鹏;被克尔介质包围的A型三能级原子的粒子布居几率[J];光学学报;1993年10期 |
15 |
吉选芒,王金来,刘劲松;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6 |
刘三秋,万琳,刘素梅;克尔介质中“耦合双原子场”模型的光场压缩效应[J];光学学报;2002年08期 |
17 |
许银贵,吉选芒;低振幅屏蔽光伏暗孤子的温度特性[J];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8 |
任占梅;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2)——强非局域篇[J];激光杂志;2005年04期 |
19 |
许德胜;刘劲松;;屏蔽光伏孤子诱导的非线性光波导(英文)[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1期 |
20 |
刘金明,陶向阳,刘三秋,聂义友;克尔介质中场与级联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熵特性[J];光学学报;2000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