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

王键吉  张建军  
【摘要】: <正>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是用热分析和量热技术研究某些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分支学科,是目前热化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热分析动力学主要研究反应过程的活化能和机理函数,热动力学则是在量热学、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础上,通过高精度、自动化和连续式的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邓郁;热动力学的研究(Ⅰ)——热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5年07期
2 林旭;;一种简易可行的热动力学实验方法[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3 杨明利;詹曙光;邓郁;;绝热式热动力学的研究 Ⅱ.一级反应的热谱解析[J];化学学报;1987年02期
4 练顺才,秦自明,吴小平,邓郁;热动力学的研究(Ⅷ)——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5 赵凤起;曲文刚;高红旭;罗阳;;含能材料热动力学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06期
6 曾宪诚,陈勇,王茜,孟祥光,秦自明;热动力学时间变量法——简单级数化学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11期
7 詹曙光;刘劲松;曾宪诚;邓郁;安慕辉;;绝热式热动力学的研究 Ⅳ.可逆反应的热谱解析[J];化学学报;1993年10期
8 胡启山,刘英进,张元勤,曾宪诚,田安民;热动力学研究的线性拟合法(Ⅰ)——简单级数化学反应[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9 李淮,雷东;1/2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邓郁,徐映宏;热动力学的研究(Ⅱ)——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5年08期
11 ;Ni_(52)Mn_(24)Ga_(24)单晶中取向内应力的热动力学计算[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2 张海容;化学方程式中“△”的热动力学含义[J];化学教育;1994年02期
13 张洪林,孙思修;HEH[EHP]从硫酸介质中萃取钴的反应热测定和热动力学性质[J];应用化学;2000年06期
14 曾宪诚;秦自明;;热动力学的研究 Ⅲ.正脂肪酸乙酯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J];物理化学学报;1985年03期
15 陈勇,孟祥光,张元勤,曾宪诚,谢家庆;自函数回归法连续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J];化学学报;1999年07期
16 曾宪诚,张元勤,胡启山,田安民;特征参量法——Ⅰ.简单级数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J];化学学报;1998年01期
17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1期
18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2期
19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哲;闫咏梅;郁雪梅;高桂兰;王建涛;张洪林;;绿色木霉葡聚糖内切酶的最佳酶解酸度的热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秦利鸿;刘欲文;汪存信;史竞艳;;热动力学的滴定量热法研究 准1-1型对峙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汤焕丰;黄在银;刘作娇;;纳米材料表面热力学及光催化过程热动力学的粒度和形貌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一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6年
4 闫咏梅;孔哲;王建涛;郁雪梅;高桂兰;张洪林;;HPMBP萃取稀土Pr(Ⅲ)、Gd(Ⅲ)的热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刘文举;赵培侠;孙旭镯;孙晨;万东锦;;卡马西平二水合物脱水动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谭帅霞;卢晓英;李文;张晓艳;徐坚;;经典“Wenzel”和“Cassie”润湿模型有效性的热动力学分析[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7 ;日程安排[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8 万婷;李星星;邱江源;肖碧源;覃方红;黄在银;;光-微热量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创新[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郑红霞;汪琦;谭广雷;孟宝仓;;固体反应非等温热动力学模型及其解析[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鱼海涛;常琳;;纳米铝粉在快速反应中的活性研究(英文)[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修银;热动力学研究酶促反应的激活与抑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孟祥光;热动力学及金属胶束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酚类物质氧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喻江涛;磷酸二氢铵晶体生长微观热动力学行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罗小林;氧化亚铜基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化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忠锁;石墨/焦炭-CO_2/H_2O气化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6 唐万军;温度积分及固体分解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刘艳华;多步骤固相分解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来英;一种新的热动力学方法及在胶束催化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程丽华;超声波在线检测聚合物热动力学转变过程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3 闫咏梅;溶剂萃取稀土的热动力学及萃取剂性质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子航;聚苯胺与稀土氧化物复合行为的热化学及热动力学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5 姜萍萍;离子液体诱导溶菌酶结晶及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金花;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热动力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