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志华,吴奇之,张一伟,何文武,甘嫦华;层序界面在地球物理资料上的响应特征[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年05期 |
2 |
林辉
,谢明道;垂直地震剖面的处理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8年04期 |
3 |
温森来;多线地震剖面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02期 |
4 |
蔡忠贤,贾振远;碳酸盐岩台地三级层序界面的讨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5 |
赵玉光,王剑,唐锦玉,李忠雄;层序界面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与地质过程的表现[J];地质学报;1997年04期 |
6 |
肖伶俐;东营凹陷永东地区沙河街组沉积特征分析[J];河南石油;2005年01期 |
7 |
Robert L.Brenner;;评《中国典型地震剖面图集》[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年05期 |
8 |
石国平;杨国忠;;辽东湾锦州20-2地区沙河街组1~2段储层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1年06期 |
9 |
Robert L.Brenner;何立新;;对《中国典型地震剖面图集》的简评[J];石油学报;1991年01期 |
10 |
林自强;地震剖面上的生物礁[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1期 |
11 |
李家康,李俊英;渤海海域沙河街组生物碎屑灰岩发育特点及典型构造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年01期 |
12 |
张国常;三级层序界面野外露头的识别判断标志——以南盘江坳陷晚古生界地层为例[J];贵州地质;2002年02期 |
13 |
毛秀兰;;东营凹陷北部沙河街组二段腹足类的生活环境[J];石油学报;1983年01期 |
14 |
俞惠隆,张金亮,徐伦勋;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2期 |
15 |
姜在兴,杨伟利,操应长;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下亚段沉积层序及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2期 |
16 |
田景春;张翔;聂永生;夏青松;赵强;韦东晓;李强;李国忠;吴琦;;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年04期 |
17 |
倪超;纪友亮;;饶阳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2006年01期 |
18 |
王良全;;常规地震剖面上亮点[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4年01期 |
19 |
李书兵;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图示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S1期 |
20 |
魏国齐,陈更生,杨威,杨雨,胡明毅,张林,吴世祥,金惠,沈珏红;覆盖区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识别——以川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