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要目标,对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目的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将体育设施概念界定为用于体育竞赛、训练、教学和大众休闲、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场地、建筑物、公园、绿地、空间、水域及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依据等级层次将体育设施分为国家级体育设施,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级,地市级,县城级、城市区级、俱乐部级、城市特定区域级,以及城市社区、农村乡镇、自然村;研究认为体育设施发展主要涉及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设施利用与管理3个方面;最后,构建了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指标———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47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所构建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内涵与计算进行了详细说明。
|
|
|
|
1 |
郑国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
2 |
邓宗琦,刘贤龙,汪长慰,刘厚生,胡金柱;关于中国体育事业指标体系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3 |
喻小红;;公共体育场(馆)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06年05期 |
4 |
王丹;;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教师;2010年24期 |
5 |
程公,刘玮;我国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基本状况调查与评价[J];中国体育科技;1999年04期 |
6 |
尚会东,李春阳,黄文芳,黑小虎,许耀锋,王金贵;我国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能现状分析与评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7 |
王占坤;;CBA篮球运动员位置技术特征及指标体系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
8 |
江崇民;张一民;;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8年09期 |
9 |
张林;刘炜;林显鹏;张立;杨越;黄海燕;;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J];体育科学;2008年10期 |
10 |
巴义名;朱荣辉;;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11 |
张运亮;;我国基层田径教练员绩效考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年06期 |
12 |
律海涛;;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学习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3 |
余道明;赵子建;;我国体育现代化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4 |
严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5 |
薛涛;;体育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支撑要素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10期 |
16 |
王保成,匡鲁彬,谭朕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02期 |
17 |
于可红,母顺碧;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测试研究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1年11期 |
18 |
庞辉;;第19届亚青赛中我国青年男子篮球技战术特点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
19 |
黄劲松;张束;;我国运动员满意度现状研究:以北京市专业运动员为例[J];体育科学;2007年12期 |
20 |
王楠;曹茂军;;论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走向[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