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北地区的白浆土
【摘要】:正 江苏徐州专区沿东隴海路的新沂、东海、赣榆等县的丘陵低岗都有白浆土,而以东海县境的白浆土最为典型,淮阴专区沭阳、宿迁两县的部份岗地也有零星分布。这里所称的白浆土是指表土已变为白浆层或开始白浆化而母质为紫红色或红棕色粘性古老沉积层的土壤,包括群众所称的白浆土、陷砂土、螞蚁砂、岭砂土、砂硷土、白浆硷、白马尿以及板土、青砂板土等。根据徐州专区的初
|
|
|
|
1 |
马启慧;白浆土改良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1997年11期 |
2 |
刘国刚,石玉强,任孝臣;白浆土营建种子园的土壤改良技术措施[J];中国林副特产;1998年04期 |
3 |
;白浆土三段式心土混层犁[J];黑龙江科技信息;1998年01期 |
4 |
柯建国,陆建飞;深耕改良白浆土的效应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5 |
张祖陆;;鲁东南白浆土形成的区域地质环境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6 |
李春艳;黑龙江省白浆土系统分类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
7 |
傅桦,丁瑞兴;北亚热带江淮地区白浆土铁锰结核的研究[J];土壤与环境;1995年02期 |
8 |
黄瑞海;张春凤;李培申;;白浆土农业水分状况及调节措施的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9 |
潘根兴,黄瑞采,丁瑞兴,熊德祥,韩高原;淮北白浆土发育与晚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变化[J];第四纪研究;1995年03期 |
10 |
吴龙华,高子勤;有机物料对白浆土金属氧化物形态转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肥力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4期 |
11 |
贾会彬,于中和,石风善,王谦玉,段洪光,张培玉;抚远县应用三段式心土混层犁改良白浆土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12 |
陈鹏,张一;白浆土中的土壤动物调查简报[J];土壤通报;1984年01期 |
13 |
吴龙华,高子勤;白浆土植物系统营养物质转化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Ⅴ.有机物对磷根际有效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14 |
孙宁;;东宁县白浆土中低产田改良的初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0期 |
15 |
于革;潘根兴;柯贤坤;施晓东;;苏鲁皖丘陵区白浆土和铁锰结核的形成与演变研究[J];江苏地质;1993年01期 |
16 |
袁庆玲;;芜湖市白浆土田的现状与改良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2期 |
17 |
匡恩俊;刘峰;贾会彬;张玉龙;;心土培肥改良白浆土的研究Ⅰ白浆土心土培肥的效果[J];土壤通报;2008年05期 |
18 |
赵东风,石峰,孙立勇;白浆土改良的几项措施[J];现代化农业;1999年02期 |
19 |
黄瑞海;张春凤;;合理利用白浆土磷素资源有效途径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20 |
匡恩俊;刘峰;郭文义;;心土培肥改良白浆土后效调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