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农田中的(微)塑料污染:来源、迁移、环境生态效应及防治措施

李鹏飞  侯德义  王刘炜  吴唯民  潘仕镇  
【摘要】:近年来,继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后,土壤微塑料的环境风险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总结了迄今为止的有关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成果和进展,阐明了当前国内外农田微塑料污染现状;详细论述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以及不同源对农田微塑料污染的潜在贡献;对农田微塑料污染现有的研究方法尤其是采样方案和微塑料的提取技术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论证;探讨了微塑料在土壤中的迁移、老化、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等环境行为和归趋,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效应和生态风险,并重点关注了微塑料污染对于农田土壤质量和食品安全带来的挑战;最后列举了部分现有的微塑料污染防治策略及其对农田中微塑料污染防治的意义,并对未来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文章认为,农田土壤的塑料与微塑料来自多种源头,其中塑料固体废物尤其是农业地膜是农田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微塑料进入土壤后,在外界物理、化学与生物等因素扰动或作用下,会发生不同尺度的迁移转化甚至生物反应,造成广泛的环境生态影响,主要有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土壤动物、植物生长等的不利影响,从而损害土壤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此外,细小的微塑料颗粒尤其是纳米塑料存在经由食物链向人体富集的潜在风险。塑料在土壤环境中可能被生物碎化与缓慢生物降解。考虑到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持久性和生态风险,结合各国现有的防治策略,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3条
1 陈浩;;城市水生态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来源与风险[J];能源环境保护;2021年01期
2 翟斌;王朝万;张巍;张永江;王化杰;;环境介质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年11期
3 刘斌;冀巍;丁长春;;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2期
4 余敦;梁珍宝;肖志娟;孙聪康;郑媛媛;;基于景观生态思维的南昌市土地生态风险时空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01期
5 吕永龙;王尘辰;曹祥会;;城市化的生态风险及其管理[J];生态学报;2018年02期
6 许玉晓;闫星星;;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治理途径[J];四川水泥;2017年10期
7 周新成;;论技术生态风险防范决策的困境与超越[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2期
8 王宋军;;生态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较大的几种生态风险[J];防灾博览;2012年05期
9 赵萍;徐艳玲;;全球化视域下我国自然生态风险的困境及出路[J];中州学刊;2014年02期
10 童尧;郭言寒;张蓓佳;;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研究现状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05期
11 晁敏;伦凤霞;沈新强;;长江口南支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J];生态学杂志;2010年01期
12 李国旗,安树青,陈兴龙,张纪林,张久海,谈健康,朱学雷;生态风险研究述评[J];生态学杂志;1999年04期
13 郑丽萍;王国庆;龙涛;林玉锁;冯艳红;张亚;赵欣;;不同国家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筛选值研究及启示[J];生态毒理学报;201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包慧娟;王永芳;;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思琪;王璐瑶;牛岩;;城镇边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风险评价[A];第十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3 赵光明;王萍;;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知识图谱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会议交流材料[C];2019年
4 龙柏林;;生态风险生成的三重追问[A];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C];2013年
5 雷慧敏;叶长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区域生态风险耦合关系[A];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16年
6 姬艳芳;李永华;杨林生;;湘西铅锌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其生态风险[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段飞舟;石静儒;;生态风险评价回顾与我国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展望[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8 王晓蓉;孙媛媛;尹颖;姜锦林;罗义;孟文娜;杨柳燕;;水环境污染生态风险早期诊断方法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王文华;;汞矿土地复垦的生态风险[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程书波;刘敏;许世远;欧冬妮;侯立军;高磊;;上海城市地表灰尘中PAHs累积与生态风险[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1 秋珊珊;张爱茜;;溴代对于PBDEs振动光谱的影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2 郑宏春;;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风险[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3 邓芠;罗付香;吴彦瑜;彭晓春;;铅在环境中的形态迁移转化研究进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14 刘敏;许世远;杨毅;侯立军;刘华林;;长江口滨岸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累积过程和生态风险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5 舒喜;申智勇;孙尊强;叶毅科;李志强;;燃煤中痕量元素迁移转化研究分析[A];2016年燃煤发电清洁燃烧与污染物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16 张莹;雷国平;;扎龙自然保护区土地生态风险及其空间分布研究[A];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16年
17 陆佑楣;;水坝工程的社会责任——论水坝水电站工程的生态影响和生态效应[A];中国水电100年(1910-2010)[C];2010年
18 王芸;;技术引发生态风险的伦理抉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9 马齐云;张继权;包玉龙;;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内蒙古牧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0 金小君;刘元;刘鸿;;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现含氮废水产电过程中氮素的迁移转化[A];2014年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琦;煤矿区生态风险演化过程及防控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吴军;硫化的铁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去除和迁移转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李菲菲;受污染近海中抗生素的分布、生态风险及优先控制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
4 朱健;喀斯特地区AMD中二价铁氧化耦合砷锑迁移转化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5 侯德坤;内蒙古西部地区持久性有毒物质的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吴春发;复合污染土壤环境安全预测预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刘琼峰;长沙城郊农田土壤铅镉的空间变异、影响因素与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丁爱芳;江苏省部分地区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与生态风险[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秦雨;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迁移转化机理及模拟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健枭;基于景观格局的海岸带县域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关联性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2 刘迪;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其风险分区[D];西北大学;2019年
3 袁大鹏;河北典型样带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风险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4 盛文菲;城市化背景下济南岩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5 闫妮;“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风险及环境法应对[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6 周晓;延安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风险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7 孙宇巍;岱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8 王芸;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探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9 张娟;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雷慧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区域生态风险耦合关系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11 张金婷;基于GIS的棕(褐)地区域生态风险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12 孙会慧;基于景观结构的河西走廊地区生态风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13 曲晓芸;我国沿海贻贝与水体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14 宁彤;巢湖流域土壤和河、湖沉积物汞的分布特征、成因及生态风险[D];南京大学;2012年
15 平雪;生物堵塞作用对河床起伏潜流带氮迁移转化影响的数值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16 梁晓倩;入海河流水体和沉积物氮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17 邓志群;EK/漆酶联用对土壤中菲的迁移转化及数学模型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18 张广彩;蘑菇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光谱指纹特征与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19 任旭丹;燃烧火焰中硒的迁移转化及富集颗粒物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20 杨海燕;不同环境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对砷的迁移转化[D];云南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薛晓源;生态风险的现象学展现[N];学习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沈春蕾;辨识区域生态风险 探寻持续发展对策[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顾家瑞;海底采矿生态风险不容小觑[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唐中林 文传浩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创新团队;实现生态风险最低与生产效益最大化[N];中国环境报;2019年
5 海因里希·斯匹克 白秀萍 吴水荣 编译;降低生态风险近自然森林经营应运而生[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余红;科学严控水生态风险[N];云南日报;2015年
7 奚旭初;“大树进城”背后的生态风险[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谢臣仁 张亚贤 本报记者 兰珍;甘孜土地生态效应不断“发酵”[N];四川日报;2020年
9 刘和旻 李鹏;小城镇建设必须注重生态效应[N];中国特产报;2002年
10 周铮 周静文;警惕“大树进城”的生态风险[N];新华日报;2004年
11 本报记者 杨苏生;防风治沙“生态效应”初显[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4年
12 顾家瑞;海底采矿的生态风险需积极应对[N];中国环境报;2013年
13 祖藜;石油开采引发北极生态风险[N];中国环境报;2008年
14 记者 闫洁;2015年我国将全面摸清土壤环境状况[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5 记者 曹娴;全力保护一方净土[N];湖南日报;2018年
16 刘朝文;宿迁城市建设追求生态效应[N];新华日报;2001年
17 记者 袁森;我市全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N];咸阳日报;2020年
18 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地拉吾尔;消除废旧地膜残留 改善农田土壤环境[N];阿克苏日报(汉);2021年
19 记者 祝桂峰;广州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放管服”[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
20 记者 秦俊伟;兵团农田土壤环境持续向好[N];兵团日报(汉);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